中國車企價格戰白熱化 外資車企紛紛退出

人氣 4550

【大紀元2024年07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冰綜合報導)中國汽車行業持續數月的價格戰不僅沒有給在華外資車企帶來預期的市場收益,反而對汽車品牌價值造成巨大損失。近日,寶馬、奔馳、奧迪在內的國際豪華品牌紛紛退出價格戰,而大眾、豐田、本田等多個品牌也跟進,結束「降價保份額」策略。

據《第一財經》、券商中國17日報導,因價格戰導致門店虧損嚴重,在豪華車市場占據統治地位的奔馳、寶馬、奧迪,近日相繼退出價格戰。

華東區域多家寶馬經銷商表示,三季度起寶馬中國與華晨寶馬取消了東區經銷商銷量目標考核,受此影響,寶馬經銷商庫存壓力減輕,紛紛減少終端價格促銷力度,截至目前平均單車售價上浮1.3萬元(人民幣,下同)左右。

有寶馬汽車4S店的銷售員工表示,目前寶馬全系產品的價格均有所上調,漲幅在3萬~5萬元不等。

有奔馳4S店銷售人員也表示,每賣一輛C級車要虧7萬元,這種情況肯定是不會持續的。目前奔馳價格還處於比較平穩的狀態,接下來肯定會漲價。

另外,奧迪某經銷商說,包括奧迪Q5L、奧迪A6L、奧迪A4L在內的主銷車型價格都出現小幅上調,後續可能還會陸續往上調,但幅度不會太大。

據報導,BBA(寶馬、奔馳、奧迪)即將全面退出「價格戰」。

受需求不振以及同品牌電動車拖累,BBA旗下燃油車產品也展開了大幅促銷。

值得一提的是,其它國際豪華汽車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也在下滑,其中保時捷下跌趨勢尤為明顯。對此,保時捷解釋說,主要是中國市場以價格為導向等因素導致這一結果。

豪華品牌降價背後,市場需求在減少,經銷商庫存壓力較大。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顯示,6月份,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62.3%,庫存預警指數位於榮枯線之上,經銷商庫存壓力依舊較大。

意味著,用價格換市場似乎非常艱難。與此同時,持續大幅度降價無疑會對豪華汽車的品牌價值造成巨大損失。

此外,據紅星資本局17日報導,大眾、豐田、本田、沃爾沃等多個品牌均決定,從7月起調整終端政策,降低終端優惠力度,或不再進一步降價。

在2024中國汽車論壇上,吉利、奇瑞、江淮汽車等車企高管也呼籲遠離內卷、價格戰,走品牌向上之路。

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李顏偉表示,比亞迪以價換量,引發新車價格螺旋下降。他指出,中國造車「新勢力」對豪華車價格影響並不是決定性的,反而是BBA的做法最為重要。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電動車企蔚來將裁員10% 五年半虧損764億
比亞迪股價大跌 創一年半來新低
中國車企極氪上市後首份財報 淨虧損20億
華為旗下車企罕見跌停 市值一天蒸發144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