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為何擊打這些人?

作者:懷忍忍
雷擊是大自然的現象之一,然而,古來不少見雷擊死人,不能不令人有更深層的思考。(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1398
【字號】    
   標籤: tags: , ,

打雷是自然界常見的現象,然而,有些時候天打雷又好像是針對人間一些不義的現象而發。人們可能會說是巧合,然而,如果「巧合」很多的時候,我們能不思考其中的真義嗎?本文收錄了五個例子提供看官們思索。

雷擊六安逆子

明代時,六安(今安徽省西部合肥市西邊)有個俞某,他非常寵愛妻子,但卻經常虐待母親。有一天,俞某的母親和妻子帶著孫子玩耍時,小孫子不小心掉進了水裡。俞母害怕兒子責備,急忙跳進水裡去救孫子。妻子回家後告訴丈夫此事,母親害怕兒子責罵,便躲到了女兒家。俞某聽了妻子的話後,就派人去勸母親,說:「孩子掉進水裡,多虧母親救他才沒事,為什麼要跑去女兒家,讓我背上更大的罪名?請快回來換上乾衣服,不用擔心。」

母親聽了覺得寬心,豈知兒子的傳言並非出自真心,而是誆騙她的話。俞某埋伏在半路上,拿著鐵錘準備襲擊母親。正當他看見母親走來就要動手時,突然一聲雷響,雷電將他擊到自家門口的大柳樹旁,此時,又一道天雷劈開大樹,將他夾在樹中。

母親回到家院見此情景,便在樹下拜倒、禱告,誰知每拜一次樹就夾得更緊,他的兒子痛苦不堪,最終求母親不要再拜了。這個不肖子被夾在樹幹中持續了三天,此事傳遍四方,引來無數人圍觀。三天後,霹靂一聲下,一道天雷劈中了大樹,那樹碎成了粉粒,那個不肖子也屍骨無存了。(明代 沈周《客座新聞》)

雷擊廣陵逆女

在廣陵,有一個叫歐陽的小吏,他的妻子小時候因戰亂失去了父母,他們一家人住在決定寺前。一天,有個老翁來到歐陽家門口,自稱是歐陽妻的父親。歐陽妻見他貧窮破舊,不高興,拒絕認他。老父親又說出她的名字和親屬關係,一五一十說得都沒錯,歐陽妻還是不相信。

老翁再三懇求說:「我從遠方來,現在無處可去,能不能暫時讓我在你家住幾晚?」歐陽妻依然不肯,丈夫勸她也沒用。老翁無奈之下只好離開,離去前說:「我要告你!」旁人以為他是要去告官,沒有在意。

就在隔天中午,一場暴風雨從南方襲來,雷電進入歐陽家,將歐陽妻牽到院子裡擊殺。大雨淹沒了地面幾尺深,鄰里之人都被嚇壞了。幾天後,歐陽的手下在后土廟的神座前發現了一封書狀,正是老父親控訴女兒的狀紙。(北宋 徐鉉《稽神錄》)

轟雷擊盜救婦

遂昌有一村婦姓沈,某日,她的丈夫賣豬得了幾兩銀子,將銀子交給妻子保管後便出門了。近鄰有個小偷知道銀子的下落,便偷走了銀子。沈氏害怕丈夫發怒責怪,因而上吊自殺。

就在小偷準備為她殮屍時,空中傳來一個聲音說:「既偷了她的東西,又害了她的命,這合乎天理嗎?」隨後,一聲轟雷響起,小偷手持贓物被雷擊斃,跪在沈氏面前。沈氏感到有人敲了她的額頭,說:「你的銀子已經找到了,為什麼要自尋短見?」她於是醒了過來。(明代 侯甸《西樵野記》)

雷譴負心惡人變牲畜

唐朝時曹州有個名叫史無畏的人,他靠耕田維生,生活困苦。他有個好友張從真,家境富裕。張從真看到史無畏生活困苦,想要幫助他,對他說:「你辛苦耕作,日子過得艱難。我借你一千緡,將來只要還我本金即可。」史無畏高興地接受了張從真的錢。

史無畏和父親運用這些錢在江淮地區經營生意,不到幾年就致富了。然而史家生活好起來了,卻一直沒有主動還錢給張從真。

此際,張從真家中卻連遭火災和盜竊之災,生活陷入困境。張從真去找史無畏說:「如今我家困難,不奢望你還那一千緡,但能否借我二三百緡以解燃眉之急?」史無畏聽了張從真的話,馬上拒絕,並說:「如果你說我欠你錢,就拿借據來。」

張從真滿腹怨恨地回到家中,在庭院中焚香,哭泣著厲聲詛咒史無畏,言詞憤愾激切,聽到的人無不驚震戰慄。

當天下午,突然在天空東、西兩方升起烏雲,隨後雷電交加,大雨如注。霹靂一聲下,史無畏當下變成了一頭牛,腹部有紅字寫著「負心人」。史無畏變牛後,過了十天便死去。刺史記錄了這件事並上報。(《太平廣記》)

雷譴延平逆婦

在福建延平府,有杜氏兄弟三人,他們輪流供養年邁的母親。這三兄弟各自忙於農務,照顧母親的任務交給各自的妻子。每當兄弟們外出時,三位兒媳都悖逆、辱罵婆婆。三個妯娌間爭強好勝,看誰罵得凶罵得狠,而且連婆婆的飲食都不顧,甚至粥也不給,最終讓婆婆萌生厭世的念頭。

明代嘉靖辛卯年的七月中旬,一個白天,突然轟雷一聲,只見一道紅紫電光閃爍炫目。接著,三個兒媳都變成了怪異的模樣:她們的頭依然是人頭,但身體卻各自變成牛身、狗身和豬身。周圍的人看見此不尋常的景象紛紛相告,圍觀的人擠得水洩不通。(明代 侯甸《西樵野記》)@*

資料來源:《古今奇聞類紀‧卷二》

——看更多【救世古鑑】系列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代才子袁枚所寫 《子不語》中,傳錄了這一個現世報應的故事。湘潭縣西邊二十里的石灰窯地方有個老頭,家境小康,可是沒有兒子,只有兩個女兒。可是因為老頭一心想要兒子娶了小妾,家裡起了大變化……
  • 不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負心人遭雷電霹靂,變成一頭牛,牛腹上還被刻字作記,唐代《會昌解頤錄》就記載這樣一個真實故事。
  • 朱舉人看畫看得很出神,恍然中他感覺自己輕飄飄地,如同騰雲駕霧一樣,瞬間竟飛入牆中的世界。只見裡面殿堂樓閣重重疊疊,看起來根本不像人間。
  • 夏至是節氣的重要標誌,對我們的生活具有重要意含:夏至是一年節氣的中點(從冬至算起),夏天的中點,也是盛暑之至,陽氣之極。還有「古人不賀夏至」,這是為什麼呢?展現什麼中華文化哲學,給我們的當下生活什麼啟示呢?
  • 清朝江蘇溧陽縣縣衙中,有一名掌管刑事訴訟的書吏,姓焦。他為人正直,常常為眾人排憂解難,因此為鄉人所尊敬。他鄰居家的兒子,年齡不到十八歲,但卻好勇鬥狠,焦某少不得為他調解事端,是故鄰家子對他十分感激。
  • 更多證據顯現,靈魂真的存在,擁有多世記憶!前世殘酷折磨囚犯,泰國醫院院長怎樣才能還清罪業?《未解之謎》
  • 害了人命,自然是要償還的,自古都是如此,即便陽間法律無法審判,上天也絕不饒過,無論時間長短。有的是當世遭索命,有的是隔世被索命,以下三個發生在清朝的神異故事就在告訴世人:無論何時害了人命都難逃報應的。
  • 古今中外,在劇火的大災難發生時,誰能讓「神出手」得到奇跡福祐呢? 本文這些真人實事給了我們參考的好指引! 而且我們可以看到,善有善報,可能是事後報,也可能是立即就報!報應不爽呀!
  • 清朝撰寫《勸戒錄》的梁恭辰的父親曾擔任江蘇布政使,與蘇州江鐵君是以詩文相交的朋友。江鐵君曾出家為僧,後又還俗,回歸儒學,不過他應該還是相信因果報應的。他曾講了這樣幾件離奇之事。
  • 常人中有「好人沒好報」這樣的說法,意思是有些人做了善事,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善報,甚至還遭遇不好之事,因此感覺老天不公,甚至抱怨老天。殊不知天理衡量著一切,禍福早已註定,好人遇到的壞事,恰恰是老天在幫你消減之前的罪業,以讓你在消減完罪業後,來世得福報。清朝梁恭辰編撰的《勸戒錄》中記述了兩個耐人尋味的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