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電動車公司被要求償還政府補貼 股價下跌

人氣 415

【大紀元2024年06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吳香蓮編譯報導)近日,中共政府要求恆大集團旗下的恆大新能源汽車(Evergrande New Energy Auto)退回已發放的獎勵和補貼總計約19億元人民幣(2.62億美元),令這家陷入困境的企業再遭打擊,恒大汽車股價下跌。

據《日經亞洲》週三(6月12日)報導,週二,恆大向香港交易所提交的資訊披露,恆大新能源汽車的一些子公司未能履行合約規定,包括達到一定的投資規模、產能和年銷售額,並在規定時間內,在「相關地方行政部門所管轄的地區」設立全球總部。

週三上午,在香港上市的恆大新能源汽車的股價較前一天收盤價下跌了27%,隨後回升。

該公司稍早透露,自2022年9月投產以來,截至去年年底,它在天津的電動車製造廠共生產了1,700輛恆馳(Henchi)5車型。根據4月底公司發布的最新年報分析,這一數字「未達到相關要求」。

公司在最新提交的文件中表示,當局要求公司在5月22日收到行政決定書後15天內退回已發放的獎勵和補貼。不過,它有60天的時間提出上訴,以進行審查。公司表示,如果當局執行該決定,將對公司產生重大影響,公司可能面臨相關工廠土地被強制收回,以及地上建築物和設備被用於償還獎勵和補貼款的風險。

此前,該公司表示,「由於財務原因」,在4月底之前已經「為部分員工安排了休假,並暫停了天津基地的生產」。如今,其天津子公司已被勒令暫停新車生產和銷售,但沒有給出具體期限。

今年1月底,香港高等法院下達清算令後,恆大希望出售電動車業務。之後法院的還款令和停牌令隨之下達。5月底,恆大清算人在提交的一份文件中稱,他們只實現了「少量資產變現」,看不到恢復其股票交易的途徑。

在恆大龐大的資產中,有價值的資產所剩無幾,就算是有價值的資產可能也指望不上,因為它的房地產業務已經與政府交織在一起。

根據恆大早前向香港交易所披露的信息,它在2019年錄得13.45億元人民幣的「政府建設補助」現金收入,隔年在同一類別下又得到政府補貼10.98億元。

近年來,中共政府優先補貼與電動車相關的公司,目標是成為電動車產業全球領導者。根據中國資訊供應商Wind的數據和《日經亞洲》的調查,去年,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CATL)以高達57.2億元人民幣的補貼收入首次在5,000多家內地企業中獲得政府補貼排名第一,比2022年翻一番。

責任編輯:李琳#

相關新聞
組圖:剛果(金)首都暴雨成災 約30人死亡
全球股市暴跌 市場押注美聯儲速降息救市
韓國初定6月3日舉行總統大選 內閣週二拍板
哈佛、加大洛杉磯分校多名留學生簽證被吊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