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達華埠」啟動招標程序 牌樓選址確立才籌款

人氣 17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宜君紐約報導)紐約州與紐約市共同斥資約5,600萬美元的「通達華埠」(Chinatown Connections)項目,紐約市經濟發展機構(NYC EDC,文中簡稱EDC)日前在官網公開招標說明文件(RFP),徵求有關劉錦廣場(Kimlau Square)與周邊交通建設,以及華埠牌坊的建築設計諮詢對象。

EDC政府與社區關係副總裁李金枝(Gigi Li)5月21日對《大紀元時報》表示,「通達華埠」項目的RFP截止日期到6月17日,拿到合同的單位將參與劉錦廣場交通路口與華埠牌坊的建築與設計。

「通達華埠」項目是由紐約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於今年2月9日宣布的地方發展計畫,重點涵蓋劉錦廣場擴寬與整頓周邊道路、柏路(Park Row)美化,以及華埠牌坊建設。5,600萬美元的項目資金包括州府下城振興金(DRI)1,150萬美元與市府的4450萬美元。

李金枝指出,紐約市交通局已經開始針對劉錦廣場與柏路(Park Row)展開交通調研,有助於重新設計與評估是否重開柏路,讓私家車通行。另一方面, 市交通局也在柏路開展「街道改進」(street improvement)項目,回應社區急需柏路安全的呼聲。

上週二(5月14日),紐約市交通局在曼哈頓社區第三委員會介紹了街道改進項目的初步構想,包括與紐約市警察局合作拓寬柏路的人行道、增加自行車道、增加標誌、移除柵欄、彩繪街道,並且釋出原本僅限公家車使用的43個停車位。

「這些都會從今年暑假開始執行,一直到明年,讓柏路變得更安全。」李金枝表示與紐約市警局合作緊密,包括市警第五分局與市警總部,「因為我們聽到民眾反饋有關柏路的諸多問題中,主要是紐約市警局與周圍的政府機關停車,所以當地缺乏(私家車)停車位。」

「街道改進」項目從暑假開始執行後,李金枝表示紐約市交通局會開始監測項目執行效果,評估空出停車位是否應該永久化。

「通達華埠」底下需要執行交通調研的子項目,還有華埠牌坊建設。根據EDC公布的牌樓專案組的會議簡報,「可能的」牌樓選址就圈在聖詹姆斯坊(St. James Place)與柏路交界一帶。

不過,李金枝表示這並非最終的牌樓選址,仍須等待交通調研結果才能確定。「牌樓專案組會幫助推進項目,但首先是得掌握劉錦廣場重新設計案的交通調研結果,如此一來,我們才會清楚適合牌樓的選址。」

根據EDC公布,牌樓專案組包括了華埠商業改進區(Chinatown BID)、紐約中華公所(CCBA)、非營利組織「心目華埠」(Think!Chinatown)、聯合海外福建同鄉會(United Overseas Fujianese Association)、律師鄭向佑(Nolan Cheng)、紐約華裔美國退伍軍人會等6個組織與個人。

華埠牌樓的籌款事宜主要由華埠商業改進區與紐約中華公所領頭贊助,主要負責人分別是商改區行政總監陳作舟(Wellington Chen)與剛卸任的前中華公所主席曾偉康(Raymond Tsang)。

李金枝表示,雖然曾偉康已經卸任,但是在與新任中華公所主席協商後,仍由曾偉康代表公所出面負責牌樓籌款事宜,而正式的籌款動作還得等到「通達華埠」項目如期在今年秋天找到建築與諮詢合約商,並且確定牌樓選址後才會行動。

民眾如需了解更多有關「通達華埠」的招標詳情,請見EDC官網:https://edc.nyc/architectural-design-related-consulting-services-chinatown-connections-project

責任編輯:陳玟綺

相關新聞
紐約市交通局華埠連結會議 社區反映柏路周邊交通亂
紀念二戰殉國華裔空軍 紐約劉錦廣場掛上首面雙語路標
反迫害24周年 法輪功8.26費城華埠集會
二戰華裔士兵遺骨返美安葬 紐約社區致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