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05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宜君紐約報導)母親節前,丁友鴻禮品公司(Ting’s Gift Shop)的第二代與第三代掌櫃,在社區組織的支持下,以快閃店的形式,在企業發跡的曼哈頓華埠,向新老顧客告別。
走過66個年頭,這家華埠最古老的禮品行不僅是當地人的寶藏店與話家常的好鄰居,更是創辦人丁梁淡容(Tam Ting)女士探索世界的起點與終途。


一代人的回憶
5月10日,華埠勿街的絲路咖啡(Silk Road Cafe)這天不賣咖啡與奶茶,店裡擺滿了精緻旗袍長衫,長桌上還有各種古玩與裝飾品。這是「歡迎來華埠」(Welcome to Chinatown)特地為「老朋友」丁友鴻禮品公司組織的歡送快閃店。
丁友鴻禮品公司是華埠最古老的商號之一,成立於1958年,由來自香港的已故創辦人丁梁淡容一手打造,並與祖籍上海的夫婿丁友鴻共同打理。丁梁淡容在3年前因胰臟癌離世後,禮品店主要由大女兒丁明明(Eleanor Ting)與孫女丁芯芯(Jona Ting)接手。
近期因為房東決定將宰也街(Doyer St)18號的店面收回,丁友鴻禮品公司在4月下旬對外預告關店與5月的快閃清倉活動。
「我們想要在位於披露街(Pell St)和宰也街的轉角裡,慢慢珍惜回憶與收拾行李,度過最後的日子。」停業預告中寫道。
咖啡館內封館舉行的快閃店,由丁明明帶著女兒丁芯芯,以及「歡迎來華埠」的亞裔創意總監Harry Trinh忙著招呼顧客。


香港藝術家Helen三年前在華埠策展時聽說了禮品公司,她在最後的快閃店活動中,給自己挑了件優雅的旗袍。Helen受訪時表示,「我對禮品公司要關門是有點難過的,但我同時也期待他們會以很酷且積極的面貌再次回歸。」
丁家小女兒丁珊珊(Lillian Ting)這天則先待在舊店面裡收拾。店門半掩中,時不時能聽到老顧客探頭朝店裡親暱地喊聲「珊珊」。

電影導演蘭斯基(Matt Lenski)光顧完快閃店後,又在老店面流連。成長於華埠隔壁的翠貝卡(Tribeca),蘭斯基從孩提時代就是丁友鴻禮品公司的顧客。
成家後,蘭斯基又帶著5歲的兒子到店裡淘寶。
「這裡就像是天然的電影場景。」蘭斯基對丁珊珊說,「我很難過這裡要關了,很難相信這是真的。」臨走前,蘭斯基回頭看了看昔日堆滿商品的店鋪,如今只剩零星幾件旗袍、若干燈籠,與簡單的雜貨。

探險家開的店
近乎空蕩的貨架上,仍擺著創辦人丁梁淡容從店裡往外看的一幀寫真。這張照片曾被知名時尚雜誌「Vogue」收錄在2021年5月的母親節專題報導中。同年底,90歲高齡的丁梁淡容因病離世。

對丁家女兒來說,禮品公司是母親實現夢想的所在,也是她們的第二個家。
「我的母親在香港時就一直想要開一家自己的店,她一個女人家在紐約開店,這讓她非常自豪!」丁珊珊笑著說,「她的心胸開闊,早想過利用電腦做生意,如果她這輩子是男人,那她肯定成就非凡。」
丁珊珊回憶起母親熱愛到世界各地旅行,在中國、歐洲、非洲都留下足跡。「當她愛上非洲工藝品時,我們的店就會出現非洲風格的工藝品!」

1958年是丁友鴻禮品公司成立的年份,也是丁家大女兒丁明明的出生年。開店66年來,丁家三代從未離開過華埠,禮品店等於是他們的第二個家。
「這是我人生的全部。我在這裡長大,在裡頭工作。」丁明明說。
禮品公司第三代丁芯芯也是在店裡長大,她記憶中的外婆是個「工作認真」、「個性獨立」、「意志力堅強」的女性,而且健談好客。
「她總喜歡跟顧客多聊幾句,所以很多人就算不買,也會想走進店裡來跟她聊天。」丁芯芯說。
對華埠居民來說,丁家人與他們經營的禮品行是隨時都能走動的好鄰居。
丁珊珊說,以前有個人固定會一週一次來店裡要點錢,丁梁淡容就會苦口婆心勸他要少喝點酒,而父親丁友鴻還會刻意一早就到店裡開門,以便在街上教人功夫。
社區的歡送聲
雖然丁老太太沒能親自坐鎮快閃店活動,但丁珊珊確定母親一定會喜歡這種年輕的商業模式。
這得多虧了負責操刀活動的創意總監Harry Trinh,他還運用手機支付取代現金,讓快閃店更有效率地運作,而這種新的商業模式也可能是禮品公司重出江湖的模式。
「想到他們要退休,而未來有可能以不同的方式重現,我是感到高興的。但是對於丁家人來說卻也苦澀,因為禮品店就像是他們的第二個家。」Harry Trinh說。
Harry Trinh表示Eleanor分享了她在店裡長大、與家人時時刻刻相處在一起的時光,「丁媽媽是這家禮品公司的主要推手,她的離世對家人是個沉重的打擊,也讓下一代需要沉澱摸索未來的路。」
母親的離世與房東的考量,加上現代人消費習慣的改變,終於讓丁家人決定在今年關閉營業逾一甲子的家族企業。
華埠商業改進區行政總監陳作舟(Wellington Chen)有感而發:「這個商圈有超過1,600家店鋪,但是有多少家能經營超過60年?四、五十年前的旗袍,面料精緻,放到現在都是半件古董!」
「丁梁淡容女士那種不落人後的幹勁兒,已經流在丁家後代的血液裡了,我相信丁家的女兒會一直堅強下去。」陳作舟說。

責任編輯:鄭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