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12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導)經過幾天看似陷入僵局的談判,大眾汽車週五(12月20日)宣布與工會IG Metall達成了一份協議,以避免關閉德國工廠。
大眾和工會經過了70個小時的艱難談判後達成協議。該協議被工會領導人譽為「聖誕奇跡」,這也是大眾87年歷史上最長的一次談判。
大眾職工委員會週五表示,大眾汽車同意讓該品牌的10家德國工廠繼續運營,並在2030年前恢復工作保障協議。作為交換,工人們同意放棄部分獎金,將五個工廠的產能削減幾十萬輛車,並在未來五年內減少三萬五千多名員工。
自9月份以來,大眾汽車一直在與工會代表進行談判,商討採取必要的措施,以應對中國競爭對手的低價競爭、歐洲市場需求低迷以及電動汽車普及速度低於預期等問題。
大眾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奧利弗‧布魯姆(Oliver Blume)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經過漫長而緊張的談判,該協議是大眾汽車品牌未來生存能力的一個重要信號。」
大眾表示,該交易將在中期內每年節省150億歐元,並認為不會對其2024年的指導目標產生重大影響。大眾表示,正在研究德勒斯登(Dresden)工廠的替代方案以及奧斯納貝克(Osnabrueck)工廠的重新利用。部分生產將轉移到墨西哥。工會IG Metall表示,11月達成的加薪5%的協議將暫停,德勒斯登工廠的汽車生產將在2025年底前停產。
過去一個月,大約10萬名工人已經分別舉行了兩次罷工,這是大眾汽車87年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罷工人員抗議大眾削減工資、減少產能以及可能首次關閉德國工廠的計劃。
大眾職工委員會主席卡瓦洛(Daniela Cavallo)週五表示,「不會關閉任何工廠,不會因運營原因裁員,我們的公司工資協議將得到長期保障。」
大眾汽車的危機發生在德國政治動盪,以及該地區汽車製造商面臨更廣泛動盪之際。
如何解決德國經濟低迷的問題已成為該國明年2月提前大選前競選議題的焦點,而在民調中落後的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Olaf Scholz)則敦促大眾汽車保持所有工廠開放。
朔爾茨週五針對達成協議這一消息說,大眾公司和工會就一個良好的、社會可接受的解決方案達成了一致,這是個好消息。
「儘管困難重重,但這確保了大眾汽車及其員工能夠展望一個美好的未來。」他說。
這家汽車巨頭在德國擁有約12萬名員工。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的報導)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