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12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趙芬妮紐約報導)上週六是感恩節連假第三天,同時也是疫情期間戶外用餐臨時計畫取消的首日,適逢美國購物季「小商業星期六」。儘管當天氣溫驟降,成為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曼哈頓華埠許多街道車水馬龍、人流不息。戶外街邊的水果攤被顧客圍住,攤主忙得不可開交;販賣假名牌的華人也說連午餐都沒時間吃。而在不少餐廳門外,顧客排起了長隊,為了品嚐期待已久的美食,寧願在寒風中等待一兩個小時。

在披露街(Pell St)的「喜運來大酒家」門口,中午不到12點就一直大排長龍。來自紐約市羅斯福島的一對兄弟對記者表示,來這個人氣餐廳,雖然要等上一兩個小時,但還是值得。華人陳先生因妹妹推薦專程前來,他説這裡「便宜又好吃」,不能錯過。伍女士則帶著外甥女一家特地來品嚐廣東午茶,她認為這家酒店不僅環境大氣新穎,還能容納多人用餐,非常適合家庭聚會。
位於開放街道宰也街(Doyers St.)的「清味蘭州拉麵」門外的座位則坐滿了不畏寒冷的食客。鄰近的一家餐廳因不提供戶外用餐,吸引了更多顧客在門外排隊等候。


在同一街道的「武昌好味道」餐廳,顧客剛入座便收到店員送上的暖心熱茶。餐廳經營主管王先生說,該店自1999年開始經營,至今已有20多年。他介紹,儘管開放街道允許他的店戶外用餐,但今天天冷,儘量讓客人到寬敞的店內用餐;顧客青睞這裡,是因這裡匯集臺灣夜市傳統的小吃,也包含中國南方各地地方的特色美食。記者發現菜單價格實惠,店內坐滿了中西面孔的顧客。
上週開始,紐約市取消了疫情期間的臨時戶外用餐設施,轉為需申請許可的長期戶外用餐計畫,這增加了業者的成本和設施限制。一些商家也因生意好轉,而選擇放棄設置戶外用餐。
位於擺也街(Bayard St)和茂比利街(Mulberry St)交界的「銀記腸粉店」已經拆除了戶外用餐設施,使得附近街道交通變得相對寬敞。老闆劉先生忙著收銀、打包外賣並協調店內服務,他坦言,現在餐廳生意很好,已無需依靠戶外用餐來吸引客流。
同樣位於擺也街的「老友記小食店」以紙包蛋糕聞名。店員表示,之前設有戶外用餐,現在要申請新的許可,他們店門口的路面需要每年拆除四次,不僅費事,還增加了成本。好在現在生意穩定,基本不再需要設置戶外用餐。

責任編輯:陳玟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