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12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景燁劍橋市報導)見到村口的榕樹,追憶鄉間的外婆,想起幼時的竹馬……劍橋合唱團12月15日舉辦冬季公演,以9首動人的歌曲,展現「黃粱一夢」的主題。

當天下午在MIT Kresge小劇場,劍橋合唱團成員們為近200名觀眾演繹了音樂中的人生時光和景色。這次音樂會的合唱曲目,多為上海彩虹合唱團金承志創作的詞曲,也搭配有經典民歌《茉莉花》,以及英語歌曲《Bring Me My Shadow》。師大校友劉昕甯彈奏鋼琴,為合唱團伴奏。

到第8首歌曲《白馬村遊記之二 竹馬》唱完,台下掌聲雷動,觀眾紛紛高呼「再來一個」。於是,表演者們又歡樂地唱響彩虹合唱團創作的《聲部介紹歌》,用幽默風趣的詞曲,介紹合唱團中每個聲部的特點,引發觀眾此起彼伏的笑聲。

劍橋合唱團成立於1992年,是大波士頓地區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中文合唱團,起初是MIT的學生合唱團,後來獨立成為區域性社團。這次冬季音樂會的觀眾,幾乎坐滿了整個劇場。


一名來自香港的女生說,她在網上看到這場音樂會的消息,於是第一次來欣賞劍橋合唱團的表演,感覺很愉快。還有講英語的觀眾,在音樂會結束後與團員攀談,高興地稱讚他們,說她最喜歡最後一首安可曲。

劍橋合唱團指揮家顏毓芬博士說,團員們接觸金承志的作品已有一段時間,近幾年有團員表示想要唱金承志近幾年的套曲,比如白馬村就是一組有7首歌的套曲。「我選出比較適合我們的『榕樹』跟『竹馬』,加上其他指揮推薦的『我有一個裝滿星星的口袋』,再加上這一、兩年持續推廣的美國出版中文歌,串成一個帶領觀眾走入的情境。」顏毓芬說。
她特別提到,當天演唱的唯一一首英文歌,其實是李白詩作《月下獨酌》的英文翻譯,其描述詩詞的景象十分生動。

參與劍橋合唱團7年、目前擔任團長的陳韋同笑言,他們最後一首表演《聲部介紹歌》,這首歌有很多詼諧元素,讓他們與觀眾有更多互動。
關於明年的演出計劃,陳韋同說,他們已經預訂借用有上千座位的MIT Kresge大劇院,但尚未挑選曲目。他說,自Covid 疫情以來,劍橋合唱團多在教堂或較小的劇場表演,希望明年可以恢復舉辦較大型的音樂會。◇
責任編輯:馮文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