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頓下東城收容所改收55歲遊民 明年開張 議員致信反對

人氣 40

【大紀元2024年12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趙芬妮紐約報導)市府原定今年秋天營業的曼哈頓下城的珍珠街(Pearl St)320號單身男子收容所,因距離小學僅5英尺,遭社區強烈反對,延期到明年第一季度開業,紐約市社會服務局近日表示擬改收容55歲以上男子,並提出改進措施,仍遭到包括州眾議員李榮恩和市議員馬泰在內的民選官的反對。

紐約市社會服務局(DSS)局長帕克(Molly Wasow Park)於11月8日回覆曼哈頓下東城第一社區委員會(CB1)及數名民選官,表示因無法滿足法規要求,該地點無法改建為家庭或女性專用的收容所,但可改為安置三類活動率較低的無家可歸者:55歲以上的年長者、至少有兩種疾病的醫療困難者、申請合理使用的遊民。

DSS此前表示,曼哈頓下城無家可歸約有400人,該收容所將含106張床位,採雙人間配置,收納單身男性。

為解決該設施緊鄰佩克坡小學(Peck Slip School)的問題,DSS提出安裝隱私窗簾、限制窗戶開啟角度,以及在戶外庭院加裝遮陽篷等措施,以減少學校師生的視覺和空間干擾。

然而,州眾議員李榮恩(Grace Lee)和市議員馬泰(Chris Marte)在12月10日給DSS的聯名回信中表示,市社會服務局提出的調整方案並未解決根本問題。他們指出,收容所雖調整了年齡和健康標準,但仍包含有嚴重心理健康問題及藥物濫用的低門檻收容標準,這與最初方案並無本質差異,且該設施緊鄰小學,對學童安全構成潛在威脅。

此外,他們也對DSS提出的改進方案表示擔憂,因為即使遮陽篷可以阻擋視線,卻無法防止煙霧飄入校園,且遊民所管理者Breaking Ground無法約束拒絕服務的遊民遠離學校周邊。

兩位議員強調,DSS曾在社區會議中承認選址是基於房地產交易,而非該地區的實際需求,因此建議將資金用於改建其它地點,尤其是最近曾用作移民收容所的閒置酒店,而該處更適合建設支持性住房。

李榮恩和馬泰表示他們並非反對該安全港(Safe Haven)模式的收容所,而是反對將收容所設於學校旁。他們重申,將繼續反對該項目,直到社區的安全和健康疑慮獲得有效解決方案。

責任編輯:陳玟綺

相關新聞
啟用不足一個月 紐約市無證移民帳篷城將關閉
無處收容無證移民 紐約市府啟用布碌崙小學體育館
紐約市成庇護城:只因40年前法庭命令
哈林監獄將改成無證移民臨時收容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