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報稅季省稅小技巧

人氣 1449

【大紀元2024年12月13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Rodd Mann報導/吳蔚溪編譯)又到年底了,快到報稅季節了,該著手處理稅務的相關事務了。你需要做出的決定是優化整體稅務狀況,也就是說,儘量減少2024-2025年預計應繳稅款的總和。

年底稅務規劃需要核查你的收入、扣除額和繳稅情況,確保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與稅務相關的事項。這樣,你就不會手忙腳亂地尋找最後一刻的解決方案,也不用擔心錯過本可省錢的機會。

找到潛在的省稅機會,比如稅收扣除和抵免,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你的稅務負擔。積極規劃能讓你有足夠的時間準備所需文件,做出明智決策,並避免因最後一刻申報或申請延期而帶來的壓力。

通過推遲或加快收入和扣除額的安排,可以優化當前及來年的稅務狀況。現在是最大限度地向退休帳戶供款的好時機,這不僅能降低應稅收入,還能實現延遲繳稅。最後,隨時了解稅法變化可以幫助你調整策略,把握新機會或規避風險。我們開始吧!

以下是最重要的建議

1)找優秀的稅務專業人士幫忙

當然,這需要支付費用,但通過節稅省下來的錢,可能會遠超所支付的費用。

以下是怎麼找到優秀的稅務專業人士:

尋求推薦:從朋友、家人或同事那裡獲取推薦。個人推薦往往非常有價值。

檢查資質:如註冊會計師(CPA)、註冊代理人或稅務律師。

核實經驗:是否處理過與你類似的稅務情況(如自營職業、房地產、國內或海外投資)。

背景核查:查看相關網站上的評價、評分及投訴記錄。

費用:從專業人士處獲取報價,評估費用範圍及服務內容。

面談:與其交談,進行諮詢,討論你的需求,看看你喜不喜歡他們的溝通風格和處事方法。

2)檢查工資預扣稅款

你可能認為每年從國稅局(IRS)拿到一大筆退款很棒,但這實際上意味著你將自己的錢無償借給了政府用。你的目標應該是儘量讓預扣稅款接近「零差額」。

3)延期領取收入

如果你是W2員工,唯一可能推遲領取的收入是酌情獎金。但如果你是自僱人士,則有更多延期收入的選擇。在年末前將發票發給客戶,讓對方在次年初付款。但如果你預計來年的稅率比今年高,那就不要這麼做,而是相反:儘可能將收入集中在今年,甚至可以給客戶提供提前付款折扣。

4)調整退休帳戶供款

2024年,401(k)帳戶的繳款上限為23,000美元。2025年將增加500美元,達到23,500美元。如果你在12月31日已滿50歲或以上,2024年和2025年的補繳上限都是7,500美元。這可能是你推遲繳稅到退休後,並處於較低稅率的最佳機會,同時還可以積累退休儲蓄。至少,增加你的扣除額以獲得公司提供的所有匹配額。

5)利用贈與稅免稅額

贈與稅適用於將金錢或財產(如股票、車輛、收藏品、房地產)轉讓給他人。2024年的年度贈與稅免稅額為每人18,000美元。對於已婚夫婦,總計可達36,000美元。

如果你超過了贈與稅免稅額,可能需要提交贈與稅申報表,而且你的贈與可能會計入終身贈與免稅額度。2024年,你不僅享有每年18,000美元的贈與稅免稅額,還可以享有高達1,361萬美元的終身免稅額。

6)評估稅務扣除和抵免

如果你擁有房產或出租物業,你的預估房產稅通常會包含在你的每月貸款還款中。但如果沒有,你可以在12月31日前全額支付當年的房產稅來降低應稅收入,這樣你可以在報稅時扣除房產稅。

一個簡單的年末策略是,在12月31日前支付1月份的房貸,從而增加抵扣的貸款利息。當然,前提是你能夠逐項扣除,而不是採用標準扣除額。

如果你採用逐項扣除,並且向符合條件的慈善機構[501(c)(3)認證]捐款,務必保留詳細的捐贈記錄和受贈方信息,並從該組織獲取確認捐贈日期和金額的收據或信件。對於現金捐贈,需保留銀行記錄。

結語

我們談到了一些主要和最常見的稅務相關事項。扣除額和抵免額的增加或減少取決於每年的稅率變化。

還有許多其它鮮為人知的扣除和抵免,比如2024年的電動車稅收抵免:新電動車可抵免7,500美元,二手電動車抵免4,000美元。

還有住宅清潔能源稅收抵免。抵免額為2022年至2023年間安裝的合格清潔能源家庭升級費用的30%。符合條件的升級包括太陽能電池板、太陽能熱水器、地熱熱泵、燃料電池和風力渦輪機。甚至安裝過程中直接的人工費用也可以獲得抵免。

年終稅務規劃可以顯著改善你的財務狀況。採取這些措施可以節省大量稅款並改善財務規劃,這些應該成為我們每個人的習慣。

原文:Tax-Saving Tips to Tidy Up Before Year-End 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大紀元時報》版權所有©2024。本文僅代表作者的觀點和主張,內容僅作一般資訊參考用,沒有任何推薦或招攬之用意。大紀元不提供投資、稅務、法律、財務規劃、房地產規劃或其它個人理財的建議。大紀元不擔保文章內容的準確性或時效性。

責任編輯:韓玉#

相關新聞
美收緊電動車抵稅政策 會計師:車主仍可省稅
個人理財:出售房屋後的利潤是否需要繳稅?
個人理財:如何避免社會保障稅的衝擊
退休人士需要審查自己的年終財務清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