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日國際研討會 台閣揆強調反獨裁反極權

【大紀元2024年12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報導)中華民國行政院長卓榮泰9日出席「2024人權日國際研討會」致詞提到,人權是普世價值。他強調,「反獨裁、反極權是永遠不變的道理,而反霸凌與反霸權更是我們這一代的使命。」

「2024人權日國際研討會」9日、10日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行政院長卓榮泰9日下午出席致詞,包括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林明昕、發言人李慧芝、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委員田秋堇、葉大華、監察院委員范巽綠,以及行政院人權任務編組委員等貴賓在座一同比出「人」字手勢,象徵大家對於人權價值的堅持與支持。

2024年12月9日,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卓榮泰出席「2024人權日國際研討會」。(中華民國行政院提供)

卓榮泰:任何向外擴張霸權主義最終會受到全世界唾棄

中華民國行政院長卓榮泰致詞指出,人權是普世價值,也是台灣與世界理念相近國家及夥伴們相互連結最有效的一股力量,因此政府格外珍惜。「而這份對人權的珍惜來自台灣在歷史上所走過的那一段路,許多民主前輩都付出犧牲,也使我們這一代逐漸體認到自身責任愈發重要。」

卓榮泰表示,行政院自2022年成立人權及轉型正義處以來,每年都會在國際人權日前夕,舉辦學術研討會,而今年的主題為「人權教育的國際經驗與在地展望」,非常感謝大家提供寶貴意見,共同擘劃未來如何更鞏固人權工作及民主發展。

他認為,面對國際人權日,「我們應秉持兩種態度,首先是過去歷史上所犯的錯誤,不允許再次發生;其次是今天還持續存在的各種違反人權行為,不要讓它留在未來的歷史之中,這不僅是對過去的歷史有所交代,也是為後世子子孫孫建立更好的環境。」

談及人權議題,他說,「除了目前存在的問題外,他認為反獨裁、反極權是永遠不變的道理,而反霸凌與反霸權更是我們這一代的使命。」

在反獨裁、反極權方面,卓榮泰說,台灣走過38年戒嚴時期,許多人經歷慘痛經驗,不論從過去的歷史教訓、現今國際形勢或國內各種發展,他都堅決相信台灣不會在人權道路上走任何回頭路,人民也不允許如此。在反獨裁、反極權過程中,國內已凝聚相當多力量與經驗,他對台灣民主發展深具信心。

在反霸凌方面,他指出,近來在公務職場上不斷揭露有部分公務員遭受不合理的態度對待,使這些公務員飽受情緒上相當大的起伏。對此,行政院將在本週內成立申訴通報平台,提供給任何有需要保障自己權利的公務員夥伴們,讓他們在最高的保護下,說出自己遭受的不公平待遇。政府會循管道、運用現行行政與法律機制,維護及保障每一位公務人員最基本的人權與權利。

在反霸權方面,卓榮泰表示,無論是軍演、軍機、軍艦,近來都經常在台灣四周圍繞,破壞印太地區及台海的和平穩定,這就是國際的霸權。台灣要與世界民主夥伴國家勇敢、堅決地站在一起,才有力量保衛台灣安全、維護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這也是全世界必須共同面對的課題。最近發生的國際事件,讓大家看到任何一個向外擴張的霸權主義,最終會得到全世界人民共同唾棄。

2024年12月9日,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卓榮泰出席「2024人權日國際研討會」。(中華民國行政院提供)

卓榮泰重申:堅決推動反獨裁、反極權、反霸凌及反霸權

卓榮泰強調,在國際人權日之際,反獨裁、反極權、反霸凌及反霸權,不僅符合今日國際研討會的主題「人權教育的國際經驗與在地展望」,也勢必要堅決繼續推動下去。他要向過去深受人權侵害的民主前輩致敬,期許大家持續維護平等對待、互相尊重的空間與環境,將共同努力的成果,留給未來在這片土地上生存的下一代。

另外,卓榮泰認為霸凌現象不只存在公務體系,若霸凌的態樣高聲對罵、咆哮、拍桌,他覺得國會應該徹底檢討,行政院本該接受國會監督,但不應該面對來自國會不合理霸凌。最近很痛心看到國會內部、立委與立委之間非常不禮貌不理性行為,言語的辱罵,國會議員可以經過辯論、就事論事,但沒有人應該受到不合理語言對待。

卓榮泰認為,要徹底改變這種文化,行政院率先做起,內部會調查、行政會處分、法律會處分,但社會在看的是政府運作過程中,行政、立法乃至五院體制,是否朝向合理、互相對待的環境。他表示,這是現階段反霸凌的新課題,行政院願率先負起責任,但希望社會也應有公開、公正的評價,讓所有的人在工作上得到合理對待。

今年主題聚焦於人權教育,台灣大學法律學院特聘教授張文貞、東吳大學人權碩士學位學程教授陳瑤華、台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賴月蜜、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人權教育資源中心執行祕書楊素芳出席,並以「人權教育的實踐」為題進行研討座談。

責任編輯:葉紫微#

相關新聞
聲援「47人案」溫哥華港人集會譴責港共踐踏⼈權
韓國首名脫北律師李英賢:立志捍衛人權
人權爭議不斷 德國大眾汽車撤出中國新疆
李孟居籲川普:用關稅政策改善中國人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