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壞事變好事?談隨遇而安

碰到難關,堅持下去就會找到出路。
作者:安潔莉卡‧雷斯(Angelica Reis) 李小奕 譯
日子再艱難,總有辦法苦中作樂。(Biba Kayewich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3323
【字號】    

「老天遞給他一顆檸檬,
生活總有不如意時。
朋友都同情地觀望,
以為他完了。
後來卻看到他,
斜臥在陰涼處
氣定神閒地,喝著
一杯檸檬水。」

——摘自1940 年《國際扶輪雜誌》(The Rotarian)

也許你喜歡直接吃檸檬,無需加料中和酸味,那我很佩服——你吃得了這種苦。但我想大多數人寧可喝檸檬水,所以現在有句流行語:「如果你拿到一袋檸檬,那就泡檸檬水來喝吧。」

最近幾年,「堅毅」(grit)一詞已經成為熱門話題,尤其大家越來越擔心美國人太軟弱。(舉個例子,如果你上亞馬遜網站搜尋「grit」的相關書籍,會出現10,000 筆以上的資料。)那句流行語就是在告訴我們遇事要樂觀,要堅毅不拔,找把好叉子戳進檸檬榨汁,把它們全部做成檸檬水吧。檸檬有益健康,這可是不爭的事實!

流行語的由來

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有一本名著:《人性的弱點:卡內基教你贏得友誼並影響他人》(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我小時候每次聽到這本書都有點怕,以為是在教一些不道德的權謀之術,後來看過書才發現,卡內基是個道德高尚的人,他大部分都在教人怎樣培養性格,以改善人際關係、化解衝突。簡言之,他在談個人成長,這是人生的一大難題,也是一大要事。

說來不奇怪,時下這句流行語正是出自卡內基的另一本書《人性的優點》(How to Stop Worrying and Start Living):「如果你有一顆檸檬,那就泡杯檸檬水吧。」

這句話有多種版本,可見於早期文獻,比如前面提到的《國際扶輪雜誌》那段話;還有1916 年《奧本神學院記錄》(Auburn Seminary Record)中的「悲觀者反覆咀嚼苦藥丸,樂觀者把檸檬做成檸檬水」;以及1909年《文學文摘》(Literary Digest)中的「給天才檸檬,他會擺攤販賣檸檬水」。

有人可能會想起2020年超級盃(Super Bowl)的檸檬汽水廣告,影片開頭檸檬從天而降,廣告的主旨是:2020年是個疫情「檸檬年」,所以才有這款新口味的檸檬汽水——用天降的檸檬製成的「檸檬水」。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利用手中的檸檬製作檸檬水呢?

給天才檸檬,他會擺攤販賣檸檬水。(Biba Kayewich提供)

健康警報檸檬

家人與我都有經驗,健康出現問題往往就是該反省自己、改變自己的時候。你的身體可能在對你說:「嘿,慢點!」「嘿,少喝點咖啡因,我好想睡覺!」「嘿,別把事情看太重,你壓力太大了。」「多親近大自然、多陪陪家人吧。」等等。

這時,如果你能體會這些檸檬的意義而有所轉變,你的生活就會變甜、變好、變有趣。這不是很棒嗎?

財務困境檸檬

沒人喜歡經濟拮据,但要學習面對問題,多數人都有手頭艱難的時候,雖然痛苦,但如果困境能促使我們養成節儉習慣,同時給孩子當榜樣,那麼你的檸檬水精神也許就能傳承下去。

我和丈夫都發現,我們的理財習慣是直接受到父母的薰陶——來自他們過去的言行與教養(無論他們是否溺愛我們)。如果你想扭轉危機,建議你讀一讀戴夫‧拉姆齊(Dave Ramsey)的書,他幫助很多人渡過難關。

人際衝突檸檬

有時候下班回家,你腦中還不斷浮現與老闆或同事的衝突矛盾,這種負面情緒可能會蔓延到家庭生活。這時你或許應該想想:「我有樂觀積極的朋友嗎?有能激勵我的朋友嗎?」如果沒有,是不是該建立這樣的人脈,例如去參加教會活動、讀書會、編織課,或保齡球俱樂部。

你也許無法換工作(換工作可能有幫助),但你還是可以設法苦中作樂。

面對工作困境或家庭困境,也許可以寫寫感恩日記、慶祝慶祝好事。有的人可能覺得很蠢,但研究證實,感恩的心情有益健康。

記住:「如果你拿到一袋檸檬,那就泡檸檬水來喝吧。」雖然有點陳腔濫調,卻能幫助我們熬過難關,脫胎換骨。卡內基說:「在失敗中取得成就,挫折和失敗是成功的兩大墊腳石。」說得真好。

好好享用檸檬水吧,它如果不帶酸味,也就沒那麼好喝了。

原文:Embracing the Sourness: ‘When Life Gives You Lemons’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簡介:

安潔莉卡‧雷斯(Angelica Reis)熱愛大自然、愛家、喜歡當志工、有虔誠的信仰。她喜歡發掘美好的事物並與讀者分享。她曾修習古典音樂,現為英語老師。

責任編輯:茉莉◇#

推薦閱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成就什麼樣的自己?……「空想」是沒有用的,「立刻去做」才有用。
  • 「我很想家。我很想你可以讓我去你的家,吃一頓我久違了的家常便飯。」短短幾行字,卻道出了漂泊遊子的無奈和盼望。一連串的節日即將到來,因為畫時事漫畫遭到匿名投訴、不獲校方續約的前香港中學通識及視藝科教師VA Wong Sir被迫流亡台灣,暫無法回家與家人團聚。
  • 當前中共病毒(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思考如何減少焦慮與憂鬱,進而增進心理健康與幸福。對此,有專家建議人們經常行善。行善有助於達到這些目的。
  • 每個人的一生中,總有他想要守護的東西。有人想守護好妻兒和父母,有人想守護好落難的朋友,有人想守護好自己的夢想……人從呱呱落地後,就和這個世界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甚或牽一髮而動全身,牽一人而動全族。生命的奇特,也隨著命運的歷程逐漸展現,愈加清晰。
  • 每個人的境遇都不一樣,現實的殘酷無情總讓人透不過氣來,經歷的磨難對我們來說,就像是老天安排要過的關,一個成長的契機,也許經歷的苦難越多,那麼生存能力也就越強。
  • 身障藝術家黃利安是畫壇的傳奇人物,幼時即展現繪畫天份,成長後歷經車禍、食道癌,他以樂觀心境因應面對,堅持努力精進繪畫技法,以藝術療癒克服身心病痛,走出生命幽谷,即日起於台中市葫蘆墩文化中心舉辦個展,以風景山水、鄉村靜物等為題材,將現今社會奇特現象及人心浮動的元素,透過簡潔流暢,清新構圖色調表現潛意識的想像意念。
  • 我在1965年加入了營火組織。當我們見面時,我們會引用營火組織女生的規則:「敬拜上帝,追求美,提供服務,追求知識,值得信賴,保持健康,榮耀工作,要快樂。」這些詞語指出了當今世界缺少的東西。花時間去敬拜,尋求,給予,追求,成為,保持和榮耀是一種光榮的生活方式。
  • 肌肉放鬆,就可以由交感神經切換到副交感神經主導,減緩過度緊張的狀態。前面介紹了放鬆身體肌肉的方法,其實放鬆「臉部」肌肉也可以得到同樣效果。具體來說,只要製造「笑容」就可以了。
  • 職場
    近年來,諸如IT系統、各種工具、人類的情感等因素,錯綜複雜的交織在一起,使分析問題變得更為困難,即使你在發生問題的當下,採取暫時性因應措施,那也只是一時性的,問題最終會出現,並且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解決。而目前備受矚目的五個為什麼是打破這種僵局的有效方法之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