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布朗士大樓倒塌事件調查報告出爐

人氣 88

【大紀元2024年11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還記得去年底布朗士一棟七層公寓樓倒塌的事故嗎?經過近一年的調查,樓宇局局長奧多(Jimmy Oddo)於週一(25日)發布48頁調查報告(https://shorturl.at/PQJ0A),指出大樓倒塌的主要原因是承包商在拆除大樓東北角的承重砌石墩時,未能提前安裝臨時結構支撐。

大樓倒塌前的徵兆:地下室承重磚柱從地面開始出現垂直裂縫(左);地下室承重磚柱頂部的磚塊鼓起並移位(中);以及部分磚塊從地下室承重磚石墩上脫落(右)。
大樓倒塌前的徵兆:地下室承重磚柱從地面開始出現垂直裂縫(左);地下室承重磚柱頂部的磚塊鼓起並移位(中);以及部分磚塊從地下室承重磚石墩上脫落(右)。(紐約市樓宇局調查報告)

更為嚴重的是,與該項目相關的工程師未能履行關鍵職責,沒有識別出砌石墩的承重性質,從而為事故埋下隱患。儘管此次事故未造成人員重傷,但數十個家庭因此長期流離失所。

這棟有96年歷史的大樓倒塌事故發生在2023年12月11日下午3點半左右,大樓突然開始震動,水管也爆裂了,居民們感覺到不對勁,有些人還聽到了倒塌的噪音,於是趕緊逃離了現場。公寓樓從震動、傳出噪音到突然倒塌,僅僅發生在短短幾分鐘內。所幸事件發生在白天,且居民們反應迅速,才沒有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

調查報告中的照片還揭示了大樓倒塌前的預兆。例如,在倒塌前一個多月拍攝的照片顯示出以下問題:地下室承重磚柱從地面開始出現垂直裂縫;地下室承重磚柱頂部的磚塊鼓起並移位;以及部分磚塊從地下室承重磚石墩上脫落。

為避免未來類似事故,樓宇局正在組建一個新的積極執法部門,專注於檢查年久失修的建築物。該部門將在市議會通過的新法律以及470萬美元的資金支持下運營。

這一新部門將使用預測分析技術,主動識別潛在危險的荒廢建築和不安全承包商,從而在重大坍塌發生前採取必要干預措施。此外,該部門還將進行建築行業教育和外聯活動,為承包商、建築工人及其他持牌專業人士提供諮詢,強調在拆除工作中正確識別承重結構並實施保障措施的重要性。

紐約市負責運營的副市長喬希(Meera Joshi)表示,紐約市有超過100萬棟建築,儘管無法做到全查,「但通過識別年久失修的建築和不安全承包商,我們可以更主動地防範風險,保護公眾安全。」

責任編輯:陳玟綺

相關新聞
從台灣地震 看美國地震風險
無懼AI崛起 醒吾多元領域培育數位設計產業人才
桃園特搜城市搜索救援訓練 跨界合作提升應變力
倖存的紐約偵探記憶中的9‧11事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