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癌症病友拍紀錄片 曾寶儀重新思考生命意義

人氣 37

【大紀元2024年11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馬維芬報導)曾寶儀與導演林明謙耗時四年,走訪全球探訪多位病友、醫生、專業團隊,完成2024話題紀錄片《交換禮物》,透過各種關於癌症治療的不同議題、討論,呈現不同人在不同處境裡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林明謙曾以《看不見的台灣》讓觀眾對於「日常生活」有了不同的觀點,最新作品《交換禮物》邀來曾寶儀出鏡、擔任旁白,歷經四年拍攝,從曾寶儀的提問出發,與一位又一位受訪者聊起「癌症」這個在傳統裡會忌諱避談的問題。

透過官方釋出的預告片可以看出,回答「你認為癌症是一份禮物嗎?」這個問題的病友、醫生,雖然身分、處境不同,卻都讓人感受到一種積極尋找新答案的動力,因而片名《交換禮物》有了更多層次的意義。

曾寶儀感性表示:「如果我能早幾年開始拍這個片子,開始學會這些面對身體的態度,或許在面對家人生病的時候,我可以處理得更好。」

紀錄片《交換禮物》側拍,曾寶儀探訪病友過程中感性落淚。(台北双喜提供)

在預告片中,有不少畫面引人深思,罹患骨肉瘤的中醫師廖新喜手臂上有一個巨大的「腫瘤本人」,對於預告片觀眾的衝擊極大,對於現場見證的曾寶儀更是劇烈,他是她的表姨丈,也是他守護家族成員的健康。

預告片裡,也有2022年被診斷出乳癌四期的Olga,當時癌細胞已遠端擴散深入骨頭。她告訴曾寶儀,醫生建議開始化療,她做完決定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先預約繡眉,爽朗樂觀的Olga:「因為化療不是會掉眉毛跟頭髮⋯⋯」引發曾寶儀大笑。

導演林明謙的鏡頭裡,也有資深的胃癌病友周邦伯伯說「不要怕癌症」;也在5年存活率不到5%的癌末女孩王琦雰身上,看見「將生命進行到底,老娘跟你拚了」的生命力。

因而,在《交換禮物》紀錄片中,可以看見不同人面對疾病時不同的態度:脆弱、無助、勇敢、堅強;曾寶儀想藉由這部片,讓大眾在癌症面前,能夠試著擁抱希望,而非只有恐懼。

該片將於12月25日在台上映。

責任編輯:蘇漾

相關新聞
客語歌后米沙曾想當法醫 算塔羅牌惹哭曾寶儀
曾寶儀退燒才轉陽 隔離10天寫「出走日記」
曾國城搭唐綺陽與曾寶儀 輪流主持電視金鐘獎
主持金鐘受好評 曾寶儀吐一遺憾:沒機會謝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