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交通安全 華埠多組織呼籲移除柏路公車候車島

人氣 16

【大紀元2024年11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趙芬妮紐約報導)多位社區人士與交通倡導組織「交通替代」(Transportation Alternatives)及樂齡會(AARP)於11月15日齊聚紐約中華公所,討論華埠的交通狀況及改善方案。

多位社區人士與交通倡導組織「交通替代」(Transportation Alternatives)及樂齡會(AARP)於11月15日齊聚中華公所,討論華埠的交通狀況及改善方案。
多位社區人士與交通倡導組織「交通替代」(Transportation Alternatives)及樂齡會(AARP)於11月15日齊聚中華公所,討論華埠的交通狀況及改善方案。(凌德麗提供)

此次會議由法官凌德麗(Doris Ling-Cohen)與中華公所主席朱超然共同召集,與會者包括醫師陳建閃、王鏑、前市議員傅莉達(Kathryn Freed)、建築師Albert Hom、NUBC聯合創辦人許俊豪(Howard Huie)、Patty Ko,以及UA3執行董事樂啓光、「心目華埠」董事會主席陳雪媚、亞太裔倡導組織紐約主席李芷晴等。

近日,紐約交通局(DOT)在第三社區委員會(CB3)例會上公布曼哈頓華埠的柏路改造項目(SIP)的進展情況,顯示M9和M103的公車候車島等部分項目已經建成,但社區卻爆出一名年逾80歲的華婦在此等候公車時跌倒受傷,引發華社強烈關注。此次會議多位社區人士發言希望當局考慮拆除候車島,優先保障包括長者等所有社區成員的安全。(相關報道1:80歲華婦柏路公車島候車跌倒受傷;相關報道2:柏路改造2024年底接近完工

凌德麗在15日的討論會上強調,華埠社區不再希望由市府、交通局、交通倡導組織或其它第三方決定華埠的未來與交通安全。她提到,當她看到交通倡導組織推出的「社區步行」(Community Walks)宣傳時,發現該傳單只發給一個交通組織成員,並未邀請AARP或其他社區成員參加,於是她立即寫信向樂齡會投訴,表示這樣的活動未能真正照顧到社區長者的需求。

凌德麗感謝紐約樂齡會主席貝絲·芬克爾(Beth Finkel),感謝她促成交通倡導組織來到華埠參與社區對話。她也感謝交通倡導組織的臨時執行主任伊麗莎白·亞當斯(Elizabeth Adams)和曼哈頓協調員雅各比(Emily Jacobi),他們承諾將向市府寫信要求移除危險的柏路(Park Row)公車候車島,以保障社區安全。該公車島的建設雖然遭到社區的強烈反對,但交通局仍然迅速開工完成。

「開放柏路聯盟」強調,其一直以來的目標是實現「人人享有安全」,確保無論是長者、行動不便者、兒童,還是行人、居民、騎行者及駕駛者,都能在華埠享有安全的交通環境。凌德麗特別感謝中華公所及其所屬的60個僑團大力支持社區,並且感謝亞美聯盟(AAF)總監姚久安(Jo-Ann Yoo)協助將社區與樂齡會聯繫起來。她也對社區華裔居民朱女士(Pauline Chu)表示敬意,這位80多歲的長者勇敢講述了自己在公車候車島受傷的危險經歷。

「開放柏路聯盟」再次希望能夠重新開放柏路,並將原本設置的400個車位停車場歸還社區,這一訴求得到了300多位里民的支持,並已收集超過6000個社區簽名。

此外,中華公所主席朱超然也強烈呼籲應該移除柏路公車候車島,因為讓居民在有遮蔭和座椅的安全人行道上直接上車,將更有利於交通安全。

責任編輯:陳玟綺

相關新聞
美東華人學術聯誼會 拜訪紐約中華公所
紐約中華公所召開雙十國慶籌備會議  宣布活動細節
紐約中華公所選出新年度僑校九大常務董事
紐約中華公所慶祝雙十國慶日 堅定支持中華民國自由民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