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10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採訪報導)中共14日進行環台軍演並於傍晚宣布「聯合利劍-2024B」軍演結束。專家分析共軍兵力部署有三大特點,並指出國軍已有準備,還對未來應對共軍軍演給出建議。學者表示,國軍應以突破東部封鎖為首要任務,為國軍和美軍開啟後續作戰能力。
彭傑燊:中共環台軍演兵力部署有三大特點 國軍有應對之道
前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盪寇組教官彭傑燊表示,首先,他要請國人放心,此次中共環台軍演,主要目的乃是企圖恫嚇台灣軍民同胞。因為共軍絕不會在大張旗鼓的聲勢下發動台海戰爭。同時,國軍也有萬全準備。因為美方官員及台灣國安人士於雙十國慶前已指出,共軍可能以軍演回應總統賴清德發表上任後的首次國慶演說。美國國務院9日表示,北京利用例行年度慶典或公開言論作為挑釁或脅迫的藉口,破壞和平穩定。
彭傑燊指出,中華民國國軍除派遣海空第一線的機艦,與共軍軍演的機艦對峙監控外,台灣海軍銘傳軍艦與海軍海鋒大隊及各型對海飛彈(大陸稱導彈)、雷達車組都進入戰術位置,準備好應對共軍的威脅。
對於共軍「聯合利劍-2024B」台海周邊兵力部署。他分析,共軍在台灣北部海空域兵力布署為佯攻態勢。在中台灣以優勢空中兵力,阻止國軍戰機轉進並企圖殲滅台灣滯空機取得制空權。共軍重兵部署於台灣高雄港西南海域及西太平洋,企圖封控巴士海峽及台灣東南海域,以達到嚇阻美軍介入的目的。
他觀察這次共軍圍台軍演兵力部署上有三大特點:
第一,共軍部署台灣北部戰區海空域:共軍空軍只有5批5架次兵力薄弱,雖然在台北、基隆海域有3艘作戰艦,含花蓮2艘作戰艦。他認為,共軍在此戰區應屬於佯攻或箝制性部署,國軍派少數兵力監控即可。
第二,共軍部署台灣中部戰區台中:共軍海軍作戰艦僅部署1艘,空軍則有23批42架次,共軍於花東中部,空軍部署16批34架次,共軍是想以優勢空中兵力取得中台灣制空權。
一旦兩岸興戰第一擊前,國軍部署於台中清泉崗的幻象機及其它各機型,為保持戰力轉進至花蓮佳山基地。因此,共軍企圖以戰鬥轟炸機優勢兵力,攻擊破壞國軍在台中清泉崗及花蓮佳山基地跑道及洞口,並想在國軍各型軍機轉進途中殲滅台灣滯空戰力。共軍奪取中台灣制空權後,可阻絕國軍南北呼應相互支援的管道,進而再轉至西南的高雄及台東,企圖與西太平洋遼寧艦航母編隊會合。
第三, 共軍主戰場為西南的高雄海域及巴士海峽到台東,為共軍圍台軍演取得綜合控制權的最終目的。他分析,共軍想以4艘作戰艦及18批30架次戰機封控高雄左營軍港及高雄海域,並以3艘作戰艦及遼寧航空母艦編隊的4艘作戰艦共7艘,以及遼寧航母有18至24架艦載機打擊台東志航基地,並封控巴士海峽及台灣東海岸,以達到嚇阻美軍介入的目的。
彭傑燊認為,過去國軍的海軍紀德軍艦也擔負對峙共軍的單艦作戰任務。但是這作法,就好像請一位團長去做單兵戰鬥任務一樣,這是以上駟對下駟的作戰,今後不應再重蹈覆轍。
彭傑燊建議,中華民國海軍有4艘紀德軍艦,應1艘在港內休息,作為預備隊,其中2艘各組1支綜合特遣艦隊,分別對付共軍在高雄部署的艦隊及巴士海峽的遼寧航空母艦戰鬥群。
他指出,紀德軍艦重要任務,就是戰場管理及接替C4ISR(指揮自動化系統)任務,紀德艦平常須演練C4ISR,一旦國軍聯合作戰指揮中心(俗稱衡山指揮所)遭受攻擊喪失指揮、管制、通訊和情報的通暢時,則有紀德艦在蘇澳、花蓮海域建立戰場管理任務。而所有海空戰情指管透過紀德艦轉往左營海軍艦隊指揮部(此時衡山指揮所也轉至此指揮部),各紀德艦應輪流擔綱演練此項任務。
最後,彭傑燊指出,這次共軍圍台軍演,是國軍最難得實戰演練的機會。同時,基於南海菲中撞船攔截的經驗,他建議,中華民國海軍應將剛除役的錦江級軍艦加以改裝,加強艦身鋼構強度,作為共軍灰色作戰時,國軍的海軍防備共軍海軍碰撞任務之用。
另外,他說,基於俄烏戰爭無人機對裝甲戰車的有效攻擊,有見到共軍已在其戰車裝置鐵網,以防無人機的攻擊。他建議,國軍應快速裝置戰車車頂的柵欄及國軍各戰鬥單位,比如連或聯兵營,對於如何防禦無人機及反擊無人機,是國軍亟需面對的課題。
台灣立委陳冠廷14日於媒體群組發文表示,中共的軍事行動雖然對台灣構成壓力,但也為台灣提供了演練反制措施和強化軍民合作的機會,而且周邊國家也會警覺。
他分析,中共這樣的軍演也會有反作用力,將使美、日、韓、菲的合作變得更加鞏固,形成類似「西太平洋安全夥伴關係」,未來相關的海上演練也會越來越多。
高志榮:台灣首要突破東部封鎖 為國軍及美軍開啟後續作戰能力
中華民國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委任助理研究員高志榮發表即時評析專文刊登於國防院官網。他指出,「聯合利劍-2024B」與5月23日、24日的「聯合利劍-2024A」相比,這次共軍的演訓區雖無屏東以西、澎湖以西海、空域,但位於台灣海峽中、北部的2塊演訓區,則略比上次軍演向台灣前推,且增劃基隆港東北面130海里海空域,影響北面向南航行的空中及水面國際航道。
高志榮分析,中共在台灣本島周圍所劃設的6處軍演區範圍,除了在戰時對台灣的要港要域封控,禁止軍、民航機及商貨船進出該區域。此次位於台東東面海空域的演習區域,戰時也有可能對西太平洋美軍預做「反介入/區域拒止」作戰的準備。
高志榮指出,火箭軍東風短程戰術彈道飛彈,準備隨時對台灣10處空軍機場實施火力制壓,使台灣空中反擊戰力能力降低,另長劍-10∕100巡弋飛彈部隊及各區空中戰備警巡戰機,等待命令對國軍雄風二E型地對地巡弋飛彈執行攻擊。電運-9及J-16電戰機,伺機配合對國軍指管通情系統實施電子壓制,掩護各區域部隊執行任務。
對於台海戰時可能情況,他分析,中共海空封鎖兵力尚能規劃執行,但仍須考量外軍介入的問題,共軍作戰前的整備會有跡可循,中共航母戰鬥群的前推部署時,國軍即須提高警覺,雖不至於對美軍形成支援台灣的絕對影響,然其在西太平洋的作戰,仍須將此前推兵力,列入作戰任務規劃。。
他指出,共軍如果運用大兵力採取海空封鎖將影響國軍戰力的維持,國軍海、空軍及海巡採適當應處,而國軍的戰機及地對地巡弋飛彈,為後續作戰採取戰力保存,並以突破東部的封鎖為首要任務,為國軍及美軍開啟後續作戰的能力。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