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3年08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宜君紐約報導)紐約市假包攤販在曼哈頓下城堅尼路(Canal St)占道擺地攤的囂張行徑,讓社區深感困擾,因此發動聯署請願,要求市府嚴厲打擊無照攤販。17日下午,紐約市警局(NYPD)突襲位於翠貝卡(Tribeca)、蘇活區(SoHo)與華埠(Chinatown)交界的堅尼路三角區域,掃蕩當地的假包攤販。

隔日,堅尼路南端與百老匯(Broadway)以西的交界,已經不見假包攤販擺地攤的蹤影。甚至在堅尼路至拉法葉街(Lafayette St)一帶的假包攤販,數量也明顯少了很多。
當週稍早在警方突襲曼哈頓下城的假包攤販前,皇后區法拉盛與布碌崙日落公園八大道的違規攤販也相繼遭到警方取締。
警方開單取締違規攤販,雖然能在短時間內看見成效,但是要「根治」假包亂源,立法單位認為還有賴於聯邦祭出有效的對策,否則落到地方執法與司法系統上,最後只是各單位間互相踢皮球。

紐約市議員馬泰(Christopher Marte)辦公室幕僚長凱爾瑪(Caitlin Kelmar)18日在回覆本報記者的信件中指出,「我們(馬泰辦公室)一直在與紐約市警局、治安官辦公室、市清潔局,甚至聯邦執法部門合作,解決堅尼路的(假包攤販)問題。 與其它地區相比,這條街上的移動賣貨活動是特殊情況,每個相關執法機構通常都會試圖逃避責任。」
幕僚長凱爾瑪接著表示,「由於(攤販)所銷售的商品是假貨(counterfeit),這屬於聯邦執法的管轄範圍。然而,聯邦執法部門會說,如果沒有專家在場,他們就無法證明這些物品是假貨,這讓執法變得非常困難。」
信中指出,市議員馬泰辦公室已與執法部門合作,「確保這些掃蕩行動能夠打擊已經成了系統性問題的非法活動」。

凱爾瑪說,「我們也相信,更頻繁地掃蕩能阻止這些批貨商占用人行道空間。我們還與業主合作拆除腳手架,並希望其他業主也這樣做,因為這(腳手架)往往也會鼓勵非法販賣活動。這是我們非常重視的一個問題。」
曼哈頓區檢察官白艾榮(Alvin Bragg)辦公室新聞主任阮凱(Kay Nguyen)則在回覆記者的信件中表示,「這些是紐約市警局簽發的出庭罰單(DAT),所以他們現在是回答此事相關問題的主體。我們會在提審後為您提供更多信息,對於DAT事宜,提審通常需要3週左右的時間。」
紐約市警局17日突擊的假貨攤販聚集區,對街正好就是充斥奢侈品店面的蘇活區,而攤販賣的「名牌貨」也是會在蘇活區駐點的國際精品,比如香奈兒、路易威登、迪奧等。
百老匯與堅尼路的交界,往東南方延伸至中央街、拉法葉街一帶,攤販賣的假精品受到許多觀光客的青睞,但是缺乏管束的攤販,除了存有規避稅金的問題,也影響了街景與當地人的生活品質。
今年7月中旬,《紐約郵報》接獲社區住民投訴,指當地假貨氾濫的現象更勝以往。
去年10月18日,一名署名為Raphel A.的民眾在聯署請願網站「Change.org」提出一份支持紐約市警局第1分局增員整頓堅尼路與鄰近的教堂街(Church St)、默瑟街(Mercer St)、利斯本納德街(Lispenard St)等街區,讓堅尼路遠離「犯罪」、「不法藥物買賣」與「攻擊性的乞討」。
「我還懇請所有相關執法機構和指揮部門,看在居民、工人和遊客的安全和生活質量的份上,協助他們(市警局)的工作。」Raphel A.在聲明中寫道。
「所有路人都應該在沒有騷擾或侵略性招攬的情況下行走、生活和做生意,特別是那些販賣非法假冒商品和無證/管制藥品等的人(的騷擾)。」聲明表示。
責任編輯:鄭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