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珍珠」

作者:源馨
購買裝有珠寶的匣子,只留下華麗的匣子卻反將珠寶還給賣主。比喻沒有眼光,取捨失當。典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192
【字號】    
   標籤: tags: ,

在「買櫝還珠」的故事中,講了一個楚國人為如願將稀有難得的珍珠換個好價錢,找來名貴的木蘭,又請來手藝高超的匠人,為珍珠做了一個盒子,並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氣撲鼻。然後,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細刻了許多好看的花紋,還鑲上漂亮的金屬花邊。眼前辛苦打造的一切早已添滿了楚人的全部心思。最後,他才想起將珍珠放進盒子裡,心滿意足地拿到市場上去賣。

剛到市場不久,並未打開的盒子吸引了很多人圍觀讚賞。其中一個鄭國人將盒子拿在手裡看了半天,愛不釋手,終於出高價將楚人的盒子買了下來。可奇怪的是鄭人沒走多遠又急忙折了回來,將盒子裡的珍珠取出來交給楚人說:「先生,您將一顆珍珠忘放在盒子裡了,我是特意回來還珠子的。」於是鄭人將珍珠交給了楚人,然後低著頭一邊欣賞著木盒子,一邊漸漸走遠了。

楚人傾盡全部心念包裝珍珠,想藉此提高珍珠的價值,緣於不清楚珍珠真正的珍貴之處。他逐層用後天概念為橫量標準,包裹裝飾,奔波勞苦的過程中,越加淡忘了珍珠的存在意義。

鄭人則是用大眾的目光取捨,只認盒子不識珍珠。然而他的良知本性仍起著與珍珠同樣稀有清明的珍貴意義,故能不取非分之財,還珠而往。其實人的本性都如明珠般純美珍貴,只因在塵世濁流中被混淆了善惡是非標準,迷而不識,埋藏得太久才漸漸遺忘了真正的自己。

「買贖還珠」的故事雖小,卻生動詮釋了人世間這一層面名利交換的本質,點出了圖勞無益的癥結所終。看來人們之所以被名利情附累牽腸,主要是因為忽略了生命「返本歸真」的真實存在意義啊。

──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生活的樂趣很簡單,也很純真。善意會以超乎尋常的速度,在人意想不到的空間瞬間共鳴,那是溫暖明亮的瞬間,帶有似乎肉眼可見的明亮色彩。
  • 經常會遇到親人、朋友、同事等人會和我們談對一些事情的感受,其實這時候我們經常會大談我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結果就是讓對方非常的反感。因為對方根本就不需要我們的建議,只是想和我們分享一下,或者說發一下牢騷。
  • 在我心中,Makafer是這座城市的武士,守護著這片土地。當世界沉浸於溫暖與安寧中時,總有人在風雨中負重前行,讓幸福變得理所當然。
  • 新的一年,願我們都能以更加輕盈的姿態,擁抱未知,與天地共舞,在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道。
  • 初升的太陽為氤氳雲層染上了一抹亮色,杜伊塔馬的層疊山巒如畫卷一般鋪陳在天空下。座落在山腳的小城披上了一層淡淡的微光,雞鳴狗吠聲此起彼伏,教堂的鐘聲悠然迴盪。而我,已經在一座半山腰上舉著相機等待。當晨光初現,我按下快門,將這一刻的光與影定格。
  • 飛機降落時,哥倫比亞的夕陽正將大地染成金色,下了飛機,溫暖的空氣撲面而來,攜著青草和濕潤泥土的氣息,熟悉得像記憶深處的某個片段。和煦的風伸出雙手,輕輕包裹住我,整個人瞬間鬆弛下來……
  • 《阿甘正傳》劇照(Shutterstock)
    人年輕時,要看懂充滿美國近代史的《阿甘正傳》,是不容易的事。我年少時,就不解阿甘和珍妮的愛情。分分合合,糾纏不清,不明白這樣不平等的關係是要說明什麼。
  • 對我而言,《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真是一本適時出現的書。書中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把它走出來,完成自己的天命。(繪圖:北翠╱新紀元)
    請傾聽內在心的聲音,不要讓它湮沒在塵世的噪音中。太多的噪音總是試圖誘導你把自己塑造成一個什麼樣的人,卻從未告訴你生命的真相。
  • 如此幸福,在這座城市,我獲得過無數個詩意瞬間:在一個剛出生的小寶純真的笑容裡,在一位老人需要我攙扶著他才能走到地鐵口的臂彎,在一張手繪風格的甜甜圈廣告上,白茫茫雪地上緩慢行駛的大巴士,清脆悠揚的古老教堂的鐘聲,紛飛的金黃色落葉,甚至,交通紅綠燈照耀的一塊冰面上,隨時隨地,詩意像美好的精靈,跳出來和我打招呼。
  • 有天外婆一大早就揹著我到橋背河邊,把我放在一塊大石頭上,自己挽起褲腳走到河裡。摸啊摸,捉到了一小籮筐。(本茶╱新紀元)
    「別人做給你的飯菜,永遠好吃的。」外婆說。我出國後除了去餐廳吃飯,絕少機會能吃到「別人」為我做的。無論是去朋友家,還是朋友來我家,都是我做主廚。偶爾吃到一次「別人」做的,會感動不已。也應驗了外婆說的話是真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