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3年12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宜君紐約報導)紐約市教育局(NYC DOE)教育總監班克斯(David Banks)日前公布小班制工作組(Class Size Working Group)的最終版建議報告,依法會在未來5年內,逐步向全紐約市的公立學前班到公立高中階段推行小規模的班級政策。
公校小班制從今秋(2023-2024學年)開始實施,分階段執行,每年五分之一的教室需遵守法律,直到2028年完全達標。屆時,紐約市公校學前班至3年級(K-3)的班級人數需要減少至20人,4年級至8年級的班級人數減少至23人,而高中班級人數則減少至25人,體育和音樂班上限為40人。
紐約市教育局考慮到許多學生會跑到非學區學校就讀,會按照報告建議,要求學區學校縮緊招生上限。必要時還得從以下選項中,決定學校招收非學區學生的方式:
(1)優先保留學區學生在所有課程項目的名額,並根據學校現有的招生標準和程序,將多餘的名額分配給非學區學生。
(2)在2023-2024新學年,維持提供學區學生和非學區學生相等的招生名額,因此兩者數量在小班制後所減少的比例也能持平。
(3)雖然維持非學區學生目前在校的名額數,但是要重劃學區,並減少新學區的招生名額。
此外,市教育局也可能把學生數「太多」的學前班(pre-k)、學前班至3年級的學生,轉移到鄰近的非營利機構就讀。
為了解決推行小班制需要的資金問題,市教育局要求由紐約州府撥款的基金援助(NY State Foundation Aide)優先提供給推行小班制的學校使用,同時還要「積極地」找尋潛在資金的機會。
去年,紐約州長霍楚(Kathy Hochul)簽署通過了由紐約州民主黨參議員劉醇逸(John Liu)主導的小班制法案(S9460/A10498)。
小班制項目除了在具體成效遭到家長質疑外,因為該項目可能影響先修課程(Advanced Placement)與榮譽課程(Honors classes)的招生名額,以及占用學生所需的資金分配,而引起公校家長反彈。

公校家長另提方案
以紐約市公校布碌崙第20學區委員會(CEC District 20)主席斯托(Stephen Stowe)為首,共有6名曾被選為小班制工作組成員(但最終迴避加入)的國小與高中學區委員會成員,13日推出「少數」(minority)家長的小班制報告。
公校家長倡議組織「PLACE NYC」同日發聲明表示支持。「PLACE NYC」曾帶頭發表公開信,反對小班制設置招生上限,影響先修課程與其它教育項目的招生名額。
該報告除了引用學術資料與數據反駁小班制的成效,也指出小班制工作組成員的會議出席率逐次下降與教育資金的短缺風險。此外,要在全美最大的公校系統推動小班制很不容易,與其在5年內快速推進,不如用20年時間推進。每5年為一階段,分四階段地推動小班制。
根據報告,在最關鍵的頭五年得先從學前班至3年級著手,這樣的公校還得符合缺乏資金、有空間與排名學業指標最低前25%的學校。同時在擁擠的學區規劃建設新學校,收集小班制績效評估。
該報告還要求紐約市公校小班制政策應該脫離聯合教師工會(UFT)與學校監事會(Council of School Supervisors and Administrators,簡稱CSSA)的掌控。
責任編輯:陳玟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