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加劇 中國10月房價創八年來最大跌幅

人氣 6044

【大紀元2023年11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夏雨綜合報導)中國新房價格連續第四個月下跌,數十個城市出現跌幅,表明中國房地產行業面臨更廣泛的疲軟,拖累中國經濟復甦。分析師表示,未來房價預計會繼續下跌。

根據中共國家統計局週四(11月16日)公布的數據計算顯示,10月份,7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環比下降0.38%,降幅較9月份的0.30%擴大。降幅創2015年2月以來最大。

在70個城市中,10月份有56個城市房價下跌,高於9月份的54個城市。據測算,與去年同期相比,10月份平均房價下降了0.58%,而9月份則下降了0.57%。

房價同比下降的城市有47個,高於9月份的45個城市。

房地產曾經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關鍵引擎,約占中國經濟活動的四分之一。自2020年以來,中共為遏制債務而實施的監管導致流動性收緊,增加了開發商的違約風險,導致許多項目被推遲。

中共當局推出一系列措施來支撐這一關鍵行業,包括放寬購房限制和降低借貸成本,但購房者仍保持謹慎態度。

路透社報導,植信投資研究院(Zhixin Investment Research Institute)高級分析師馬泓表示,「房價看跌最重要的原因是需求疲軟,買家不知道自己購買的預售房能否按開發商承諾的日期交付」。

野村證券估計,約有2000萬套預售單位尚未建成或已延遲,相當於截至2022年底,負債開發商碧桂園未完工項目數量的20倍。

週三公布的數據顯示,房地產銷售和投資萎縮加劇,進一步證明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

馬泓補充道:「居民收入增長仍存在不確定性,國內金融投資回報率較低。他們對購買房子等大件物品猶豫不決。」

10月份北京、深圳、廣州三大城市房價環比均下跌。

二手市場的情況也沒有好轉,價格下跌0.58%,創2014年10月以來最大跌幅。

週四上午,彭博資訊(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中國房地產開發商指數下跌1.4%,將今年的跌幅擴大至43%。

儘管去年年底中共取消了清零政策並採取一系列支持措施,但中國經濟仍難以恢復,主要是由於消費者信心疲軟和房地產危機不斷加深。

麥格理集團中國經濟主管胡偉俊(Larry Hu)本週在一份報告中寫道:「隨著開發商信用風險不斷上升,房地產仍然是最大的拖累。」

中原地產分析師張大偉表示:「預計11月和12月的傳統淡季房價將繼續下跌。」

責任編輯:葉紫微#

相關新聞
分析師:中國未完工房地產項目約2000萬套
中國房地產業困境加劇 1-10月住宅銷售額續跌
【紀元焦點】二級關稅!美國施壓全球圍堵中共
【佳音時刻】憂暗殺?習空運防彈車出訪東南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