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川縣金澤市兼六園保留完整迴遊式大庭園特徵,與茨城縣水戶市偕樂園、岡山縣岡山市後樂園並列「日本三大名園」。兼六園占地遼闊,園內到處可見細膩巧思,分佈許多小景點令人回味,一年四季各有不同韻味,春花、夏綠、秋紅、冬雪,不論何時造訪都能讓人盡興而歸。

兼六園最早是西元1676年加賀藩第五代藩主前田網紀所建,當時因為面積小,僅作為藩主別墅,稱為「蓮池庭」;後來做為武士家宅,也建過藩校。第十二代藩主前田齊廣引進「辰巳用水」,建造曲水小橋;第十三代藩主前田齊泰繼續擴建小徑及開挖霞之池,1822年竣工,時至今日兼六園的結構己然完備。
1874年(明治7年)開放大眾參觀,1922年指定為「名勝」,在1985年升格為國定「特別名勝」,自此奠定兼六園崇高觀賞價值。

兼六園的命名由來
相傳「兼六園」的名稱由來與宋朝詩人李格非的《洛陽名園記》這首詩有關。書中寫道:「洛人云,園圃之勝,不能相兼者六:務宏大者少幽邃;人力勝者少蒼古;多水泉者難眺望。兼此六者,唯湖園而已。」
所謂六者,「宏大、幽邃、人力、蒼古、水泉、眺望」。兼六園圃佈局大而氣派,同時展現清幽深邃之感,但卻不是大自然原始天成,這些人工山水造景動用了大量人力雕琢,在園藝師精湛技藝下,散發天然古樸氣息;水泉是池塘、瀑布、噴泉與人造假山融為一體,站在山上眺望庭園山水,六者齊備因而得名。
相傳,在參拜日本神社前會在手水缽洗手,著名的「伯牙斷琴之手水缽」有個傳說,伯牙是知名的古箏琴師,因為哀悼一位古箏知音去世,伯牙發誓終生不再彈古箏。這個手水缽上有伯牙浮雕圖像,是第五代藩主後藤程乘請京都工匠所製。
兼六園是迴遊式庭園,旅人必須穿梭其間才得以瀏覽全貌,各個蜿蜒小徑都有不同的驚喜!不論小橋曲水,不論櫻松楓梅,在此尋幽訪勝各有特色。春之櫻花、夏之蒼蒲、秋之楓紅、冬之松雪,兼六園景色清雅陶冶心靈,也能一睹恢宏古代庭園的巧奪天工!@*





責任編輯:曾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