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絮語:放棄燈光

作者:青松
奔赴燈光需要勇氣,放棄燈光需要的不只是勇氣,而是對未來更具智慧的預判。(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124
【字號】    
   標籤: tags: , ,

上午,天陰沉著,辦公室有些暗,我開燈工作。

過了會兒,我聽到飛蟲飛舞的聲音。抬頭看,有一隻和蛾子差不多大小但又不像蛾子的飛蟲在天花板上亂撞。窗戶一直開著,飛蟲進來倒不奇怪。我起身把窗戶全打開,好方便飛蟲出去。但是,這只飛蟲好像不想逃生,只向著燈光飛撞。

我仰頭觀察,小蟲越來越瘋狂地向燈管撞去。它一直飛,一直撞,力度很大,沒有片刻停息。聽著飛蟲「噌噌」撞擊的聲音,我揪心得很。小蟲的身體那麼柔弱,但燈管是堅硬的,而且罩著金屬架。飛蟲每一次撞上去,都無異於以卵擊石,註定傷自己。

燈管離窗戶不過兩米遠,小蟲只要轉轉方向,就可以逃脫。我四處搜羅,看有沒有什麼東西可以驅趕飛蟲轉方向。可惜辦公室沒有合適的工具,而且天花板很高,我沒法勾到。轉了一圈,只能眼睜睜看著飛蟲撞燈。

飛蟲嘗試多次都沒有結果,但還是執拗地朝同一個地方飛去。大概是飛蟲有趨光的本能吧,感應到光,就會上前,而不在意結局是什麼。第一次這樣近距離看到飛蟲用生命奔赴光明,忍不住感慨那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勇氣。

過了會兒,飛蟲在燈管外面的金屬架上找到落腳的地方,終於消停。我懸著的心隨而放下,繼續伏案工作。忙完手頭的工作,再抬頭找的時候,飛蟲已經不見了。希望它已經找到窗戶的出口,飛到外面,獲得自由。

從人的角度看,飛蟲撞燈是徒勞而愚蠢的。有光的地方,不一定有自由。僅僅依靠光亮來決定目的地,肯定會考慮不周甚至犯錯。只有放棄眼前的燈光,飛向窗外,才會有真正的光明。但是飛蟲太小,看不到那麼遠,所以只奔向燈光。

思考完小飛蟲的狹隘可憐,忍不住自問。如果燈的光亮是我們一直所渴望的,當發現燈光就在眼前時,我們應該也會不顧一切向前奔去吧。即便意識到那燈光處是死路,我們是否一定能及時轉身,飛向窗外?

如果說奔赴燈光需要勇氣,放棄燈光需要的不只是勇氣,而是對未來更具智慧的預判。也許在生命的不同階段,我們都曾不顧一切飛向燈光,撞得遍體鱗傷。但只要及時搞清楚形勢,找到真正的出路,與燈相撞便只不過是生命中生動的一課。我們經歷過會懂得,放棄光亮的吸引,才能真正走向窗外與遠方……@
責任編輯:方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國拉什摩爾山(Mount Rushmore)的四位總統巨雕像中,西奧多‧羅斯福總統(Theodore Roosevelt)同華盛頓總統、杰斐遜總統和林肯總統同列。除了在政界任職外,他還做過牧場主;身為陸軍中校,組織千名志願軍騎兵團參加美西戰爭,幫助古巴人擺脫西班牙殖民者;還撰寫了三十五本書,涉及領域包括歷史、軍事戰爭、國際關係、政治理念、人物傳記、文學、自然科學、動物學、鳥類學、探險經歷。
  • 師父把一塊尺把長的木頭交給我時,看著我的就是這種眼神:「想刻什麼就刻什麼,怎麼刻可以問問師兄們,也可以來問我。」後來我才瞭解,師父盼著徒弟們快快進步,什麼都要給你,師父說:「要自己去領悟,那才是真正自己的。」
  • 我快要三十,一直無法捨棄對美女的追求,可能也因為這個要求,愛情路上也很坎坷,但我還是很愛美女,儘管到現在依然還是孤家寡人,卻還不死心。雖然身邊也有個性條件不錯的女性朋友,但是他們不是我心目中的美女,我就是放不下心,接受中等美女,我身邊的朋友勸我的話說很多了,我也知道內在美的重要,我也明白那些娶妻娶德的道理,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我還是不死心,我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徹底放棄未來老婆一定要達到我心目中美女的堅持?
  • 唐時中央朝廷方面延續三省六部制。中書省發布命令,門下省審查命令,尚書省執行命令。此三機構分工合作、互相制約的制度稱為「三省合議(駁議)制」。其最突出點即是立法、審查、行政「三權分立」。鑒於隋煬帝「法令尤峻,人不堪命,遂至於亡」之教訓,太宗主張「寬簡刑政,審慎法令」。
  • 王維不僅是詩人,也是個畫家和音樂家。在繪畫、音樂和書法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詣。他的詩歌則古、律、絕句,眾體兼長。他的古詩往往從大處落墨;近體詩也不求辭藻華美,淡淡數筆,卻形象生動,意味深長。他的作品,多是寫山川壯麗、邊塞風光以及田園詩,著重於表現大自然的幽靜與恬適。
  • 命中註定的死亡之旅,神祕預言早已預知泰坦尼克的沉沒?難以置信的巧合,泰坦尼克號有機會躲過災難嗎?
  • 誰拿走了絕密文件?令美國總統害怕的懸案,至今無解,卻終結了兩位美國高層人士的政治生涯。
  • 在任何平常的日子裡,他都會抓起外套,走出家門,過一過毒癮,獲得快感。但在一個特殊的夜晚,45歲的肖恩‧洛特沒有重複同一個老故事。今天,他要打破惡性循環。
  • 良好的親子溝通,可培養小孩願意訴說的習慣。(Shutterstock)
    不少父母師長總是摸不透:為何孩子老愛對立反抗?也常為這種行為的教育問題而犯愁。針對這類惱人的問題,臨床心理師釐清常見的教育迷思與誤區,並提供三招教養祕訣,指引如何有效經營良好互動,化解劍拔弩張的危機。
  • 10月27日晚,記錄「三退」大潮的調查紀錄片《四億人的覺醒》在墨爾本市中心Drill Hall演示廳首映。上百觀眾被感人的情節深深打動,很多人震撼落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