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3年10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宜君紐約報導)在結束為期6個月的訓練後,紐約警察學院(Police Acadmey)10月30日在曼哈頓麥迪遜廣場花園,為384名準警察舉辦畢業典禮。其中有五名新警員是華裔,能講普通話、廣東話與英語,他們將分別被分配到曼哈頓華埠、布碌崙、布朗士等地的市警分局。
紐約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在畢業典禮上致詞表示,「我們只是希望下一代安全,這就是我們在做的一切。只想要孩子能有受教育的地方,而且可以安全地走在街上,不必擔心有人對他們懷有仇恨。」

紐約市警察局(NYPD)局長卡班(Edwin Caban)指出,新一批準警員中有107名出生在美國以外,來自37個不同的國家,能講22種不同的語言。
「紐約人得知道紐約市警局隨時為民服務。」局長卡班說,「這個全球化的警察部門,保護著一個國際城市。在這座城市中,不管你的出身、宗教與理念,這些都不重要,我們為所有人服務。」
來自五分局的鼓舞

準警察伍永康在7、8歲時,隨家人從中國廣東臺山移民美國,並在紐約市曼哈頓華埠成長。從警的主因,是他目睹家人多年來受到市警很多的幫助。
伍永康說,爺爺在華埠經營餐館Danny Ng,數十年來都受到市警局華埠第五分局的幫忙,甚至在身體不適時遇到警察出手相救,趕緊送醫治療,才撿回一條命。
雖然伍永康現在已經不住在華埠,但是他與華埠的緣分卻很深——伍永康接下來將被派至市警局華埠第五分局服務。
勿街美食店的榮光
準警察陳濟銘也與華埠有著深厚連結,不僅家人在華埠勿街經營美食樓,他也因為親自服務這個紐約市最古老的唐人街,而確立了從警的目標。未來,陳濟銘將在市警局布朗士貝爾蒙特第48分局服務。
5個月大時,陳濟銘隨著家人從中國廣東移民到美國。身為家中二女一子的長男,陳濟銘在高中畢業後決定先從軍,軍旅生活讓他喜歡上服務社會的感覺。

疫情期間,他又回到父親陳慶文經營的勿街46號美食店,幫忙向醫院、老人中心免費派餐,「我確定我真的很喜歡服務他人」。
警察學院畢業典禮這天,陳濟銘一家與女友都到場獻花祝福。勿街46號美食店的男主人陳慶文與太太Tracy兩人看著兒子從一個又瘦又內向的男孩,在加入美軍後成為一名自信、自強又自立的男人,「吾家有兒初長成」的喜悅溢於言表。
陳慶文受訪時說,「他以前很瘦、很害羞,我都沒想到他在高中畢業時要加入軍隊。僅僅半年,他有了非常大的改變,變得非常自信、自立,而且對家人的態度也很好,很清楚自己的目標。」
語言成為從警助力
中國福州移民李偉是前美國空軍,曾加入「守護天使」(Guardian Angel)組織在法拉盛巡邏。接下來,李偉將到布碌崙貝瑞吉(Bay Ridge)第68分局服務,當地也有許多亞裔住民,而語言將成為李偉與社區連結的利器。
「我的語言能力能讓我成為社區與警察之間的橋梁。」李偉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福州話,也能聽些基本的廣東話,「我希望未來能夠解決社區的語言障礙。」
李偉說,現在紐約市警局很重視尊重各個族裔,「會教我們要同等對待所有人,不能分什麼族裔」。

警眷感慨治安不好
陳慶文在華埠經營餐飲業有7年時間,即使是在疫情最嚴峻與黑命貴運動最高峰時期,鐵捲門也不拉下。
「但是我現在都會常常看到⋯⋯偷啊、搶劫啊。」陳慶文說。雖然多少會擔心兒子陳濟銘從警後的人身安全,但他認為紐約市警已有專業訓練,足以應對棘手的情況。
談及有些民選官對於警察的態度不友善,甚至想要砍警局的經費,陳慶文不免有感而發。
「按照我們中國人講的,樹大有枯枝,有些不好的人可能影響了整個團隊,我覺得大家應該要寬容。紐約這麼大一個城市,沒有警察的力量去保護(人民),根本沒有威嚇的作用。」陳慶文說。
責任編輯:陳玟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