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逾三成租戶 過半收入用來付房租

人氣 63

【大紀元2023年10月18日訊】紐約居大不易!三分之一的紐約市家庭將一半以上的收入都用於付房租。

非營利組織紐約社區服務協會(CSS)根據紐約市府今年8月公布的《2021年紐約市住房和空置調查》(HVS)進行分析,本月發表了最新研究報告。報告指出,紐約市55%的家庭(119萬6,100戶)「租金負擔重」——收入30%以上用於付房租;34%的租戶「租金負擔沉重」——收入一半以上用於付房租。

住房負擔能力是以地區收入中位數(AMI)來衡量,紐約市2023年三口之家的AMI為12.7萬美元,但是租戶家庭的平均收入估計只有60,600美元,還不到一半。47.5萬租戶的收入在聯邦貧困線(三口之家約為2.5萬美元)以下,其中84%被歸類為「租金負擔沉重」類別。

儘管租金高漲,但是租房條件並不好,24%租房出現老鼠,18%出現漏水,17%天花板出現裂縫,16%冬天沒有暖氣,9%出現黴菌。

這份報告還指出,租金管制措施對低收入家庭和有色人種非當重要。39萬5,700戶低收入家庭住在租金管制公寓,15萬6,300戶低收入家庭住在政府樓或政府補貼租金的公寓。住在租金管制公寓的租戶四分之三是有色人種,40%是拉丁裔。

報告指出,紐約市從2002年到2014年期間,流失了47%的廉租公寓(44萬1,500套),此後紐約州逐漸加強租金管制法規,特別是2019年通過了《住房穩定和租戶保護法案》(HSTPA)之後,穩住了失控的租金,遏阻了廉租公寓的流失,從2014年到2021年期間,只流失了約5%的廉租公寓,因此這份報告呼籲加強租金管制,並增加開發可負擔住房,讓家庭租金負擔不超過收入的30%。

紐約市房屋保護發展局(HPD)發言人福勒(William Fowler)對此表示,市府正試圖透過擴大發放住房券、增加為遊民保留的住房數量以及放寬法規以增建新住房等措施,讓更多紐約民眾負擔得起。

紐約市長亞當斯去年設定了在未來十年建造50萬套新住房的目標;紐約州長霍楚則希望未來10年內在全州建造80萬套新住房。但是根據紐約房地產委員會(REBNY)本月初發布的報告,估計今年全市新建住房才1萬套,僅達亞當斯設定目標的五分之一。

責任編輯:陳玟綺

相關新聞
紐約「正當理由」驅逐法案 下週五公聽
2023年澳洲房市會是「公寓之年」嗎?
防紐約市轉嫁移民危機 上州奧奈達縣禁收住房券
紐約市長專欄文章:紐約市住房願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