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2年09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夏雨綜合報導)從週三(9月14日)開始,習近平展開疫情以後首次出國訪問,預計在烏茲別克召開的上合組織峰會上,習近平將和普京在週四會面。分析認為,在俄羅斯遭遇戰事失利之際,普京不應該期望在與習近平會面中得到太多幫助,但習近平也不會放棄俄羅斯。
習近平和普京將於本週四出席在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年度峰會。克里姆林宮週二宣布,普習會將討論烏克蘭和台灣問題。這次會面也是俄烏戰爆發後普習首次會面,無論從國際形勢,還是俄烏戰戰事方面,和普習北京冬奧會面時已大不相同。目前,烏克蘭軍隊步步緊逼收復失地,而俄軍出現放棄坦克等武器撤退,面臨戰事失利的局面。
普習在北京會面時,曾發表長達5000多字的聯合聲明宣稱「合作無上限」。然而,幾週後普京入侵烏克蘭,北京官員最初努力既支持俄羅斯,又避免支持明顯侵犯主權的行為,以避免在台灣問題是引火燒身。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兩週後,普京首次就台海局勢表態,批評美國在區域內挑釁;隨後中共也表態參加俄羅斯軍演。上週,中共第三號人物栗戰書訪問莫斯科,並告訴俄羅斯杜馬,北京領導人「完全理解俄羅斯為保護其關鍵利益而採取所有措施的必要性」。
俄烏戰 北京原有立場不太可能改變
在美國及其盟國對俄羅斯實施全面制裁的情況下,儘管中俄貿易有所回升,但中共迄今沒有提供軍事物資或直接財政支持。彭博社9月14日報導,即使普京在俄羅斯最近幾週遭受重創後,於本週四會面時要求習近平提供軍事援助,北京的立場也不太可能改變。
「中國(中共)官員談論『無限制』夥伴關係,但中俄一直也認同(雙方)在許多問題上存在分歧。」華盛頓安全智庫CNA的高級研究科學家伊麗莎白·威斯尼克(Elizabeth Wishnick)對彭博社說。
「我不認為中國(中共)會給俄羅斯軍事援助,因為制裁和強烈國際譴責會隨之而來。」她說。
總部位於布魯塞爾的政策研究機構危機組織高級分析師蕭嫣然(Amanda Hsiao)對彭博社表示,北京有多種方式可以向俄羅斯展示支持,但不會從根本上改變其在衝突中的立場。
數據顯示,今年前五個月,俄羅斯對中國的出口以能源和其它大宗商品為主,增長近50%,達到408億美元。今年前七個月,中國對俄羅斯的集成電路和其它半導體元件以及製造它們的機器等產品的出口額增至1.55億美元,與2021年同期相比增長了近27%。
「到目前為止,中國(中共)向莫斯科提供了政治和精神上的支持,但沒有提供軍事援助,並遵守了制裁。」蕭嫣然說,「這種姿態反映了其(北京)在戰略利益與經濟利益的平衡——這些利益將繼續主導北京未來的定位。」
「北京不可能放棄與莫斯科的非官方聯盟」
最近幾天,普京經歷了自戰爭開始以來一些最大損失,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週三表示,烏軍在反攻中重新奪回了超過8,000平方公里(2,300平方英里)的土地。儘管俄羅斯仍控制著大約五分之一烏克蘭領土,但人們擔心普京可能會尋求進一步升級以重新占據上風。
CNN網站9月14日發表評論文章說,「就目前而言,北京不可能放棄與莫斯科的非官方聯盟,即使俄羅斯的實力已大大削弱。習近平希望成為反對美國主導的自由民主秩序全球戰線的領袖。為此,他需要得到大大小小國家的支持。俄羅斯仍然是一個重要的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文章說,「同樣對北京至關重要的是,俄羅斯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包括石油和天然氣。」
習近平雖然將俄羅斯視為抵抗美國的重要外交盟友,但習近平在國內也面臨危機,且中共20大即將召開,習近平為了確保能獲得第三個任期,也不會做出激進的行動,更何況習近平還要應對因清零導致中國經濟放緩,以及房地產危機。
CNN網站9月14日發表評論文章說,習近平是自毛澤東以來中國最有權勢的人物,預計將在經濟急劇放緩的情況下獲得史無前例的第三個任期,而他的極端清零政策使情況變得更糟。俄羅斯對歐洲的天然氣戰爭加劇了全球經濟衰退的可能性,這將嚴重打擊依賴出口的中國。
文章表示,習近平極不可能同意為步履蹣跚的俄羅斯入侵提供大量軍事幫助。俄羅斯時不時露出來的核威脅,引發更多全球動盪,說得委婉些,除了造成全球災難外,還會打擊經濟增長和中國出口。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全球事務教授哈爾‧布蘭茲(Hal Brands)在推特上寫道,如果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事像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糟糕,那將給中國(中共)帶來一個嚴峻的窘境。
布蘭茲說,他長期以來的看法是,習近平在與普京簽署了中俄合作「無上限」的宣言後,普京就對烏克蘭發動了一場如此笨拙的、無能的入侵,這可能讓習感到沮喪。部分原因是這次入侵已經給北京帶來了戰略上的打擊,因為這場戰爭讓美國和其它民主國家更加關注台灣,增加了印太地區的國防開支,並明確警告,如果中共對俄羅斯進行援助,則要面臨制裁。
「但北京不能平靜地坐視俄羅斯在烏克蘭被打敗,因為這最低程度會導致俄羅斯被嚴重削弱,成為(中共的)一個不太有用的盟友,且無法有力分散華盛頓的注意力,最高程度可能在莫斯科造成政治不穩定。」
中共官方對普習會沉默 對普京是一種尷尬
CNN發表評論文章稱,俄羅斯確認習近平和普京將在峰會期間舉行「非常重要」的會談。北京已確認習近平的出國訪問,但中共外交部長週二拒絕確認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的會晤。會面肯定會舉行,但中方公開沉默對普京來說是另一個尷尬的時刻,特別是在經歷了一週的戰事失利之際。
彭博社報導,在中國國內,任何因國際金融制裁而導致經濟困難加劇,只會令中國人在政治上反擊共產黨。因此美方透露,克里姆林宮不得不向伊朗和朝鮮尋求無人機和彈藥。
CNN文章說,習近平和普京之間的關係不是平等的,現在普京在無端入侵烏克蘭的一個最災難性時刻與習近平會面。他很可能會尋求習近平的更多支持,但習近平言辭大方,但行動上卻很少。
文章舉例說,2月,中共回應普京說法,即北約擴張是烏克蘭的問題。習近平還宣布普京是他「最好的知己」。自戰爭開始和西方實施制裁以來,兩國之間貿易有所增長。但中共一直不願打破西方制裁,也不願介入為俄羅斯日益減少的軍事供應提供重大推動力。普京不得不面臨從伊朗和朝鮮尋求武器的尷尬場面。
布蘭茲還說,「你可以打賭,隨著俄羅斯境況的惡化,普京將尋求中國(中共)給予更多的支持。如果北京沒有找到一種方式來提供一些這類支持,我們可能會看到中俄夥伴關係會出現更大的緊張,而這可能比許多分析家想像得更快發生。」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中國力量項目研究員賀博然(Brian Hart)9月11日在推特上寫道,迄今為止,中俄關係不是基於「共同價值觀」或尊重的關係,這和美國的許多盟友不同。它主要基於利益,「隨著局勢變化,利益會迅速改變」。
責任編輯:葉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