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會職棒煙火之夜 慶紐約法拉盛建鎮377周年

法拉盛於1645年10月10日建鎮 迄今377周年

人氣 92

【大紀元2022年09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林丹紐約報導)紐約法拉盛發展中心負責人傅鶴鳴8月31日宣布,將於9月2日在紐約花旗球場舉辦的「大都會職棒焰火之夜」上,慶祝紐約最大的華人社區法拉盛建鎮377周年,表彰對法拉盛發展有貢獻的人士和機構。

法拉盛發展中心是法拉盛社區中唯一一個每年都特別慶祝法拉盛建鎮的機構,今年的慶祝活動在因疫情暫停兩年後回歸。今年是法拉盛建鎮377年。法拉盛是一個有著悠久和豐富歷史的城鎮,它建鎮於1645年10月10日,比美國建國還要早131年,其早期歷史與美國宗教信仰自由的歷史息息相關。

傅鶴鳴認為,法拉盛有今天的地位不僅歸功於華人40年來的辛勤努力,更是早期歐洲移民墾荒的血淚成果。

1611年,荷蘭商人分乘兩艘船來到如今的哈德遜河流域,這是荷蘭人第一次踏上紐約這塊土地。1624年,首批荷蘭殖民者來到曼哈頓,建立荷蘭殖民地。1628年,一艘荷蘭探測船在曼哈頓東河水域發現一處水草豐茂之地。船員們想起故鄉荷蘭港口「弗利辛根」(Vlissingen),遂以「弗利辛根」命名。1645年10月10日建鎮,荷蘭人在「弗利辛根」建立了鎮行政機構。那時前後,來自英格蘭的移民經荷蘭人許可,開始定居在法拉盛。英國人按照英文習慣,把Vlissingen讀成Flushing。

那麼法拉盛為什麼稱為美國宗教信仰自由的發源地呢?這與法拉盛的一段歷史有關。法拉盛建鎮時的章程規定:凡是出自個人良心的宗教信仰,當局不得干涉。當時宗教崇拜是法拉盛居民最重要的精神生活,但是荷蘭新總督彼得·史岱文森(Peter Stuyvesant)上任後發布命令,要求除了侍奉「荷蘭改革宗」(Dutch Reformed)教派之外,居民不得信奉其它宗教。而當時新英格蘭「貴格教派」(Quakers)的信徒已來到法拉盛,他們宣講的教義受到歡迎,收留他們到家中聚會的法拉盛居民因此受到迫害。1657年,30名法拉盛居民聯名寫出給紐約總督的抗議書——《法拉盛宗教自由陳情書》,爭取宗教信仰自由,這部陳情書比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還要早一百多年,成為標誌性的美國宗教信仰自由運動的起源。

到了近代,有幾個大的歷史背景,也為法拉盛的發展帶來了機遇。

1854年,鐵路來到法拉盛,把曼哈頓和法拉盛連接起來。1927年7號線地鐵的終點站延長至法拉盛和時代廣場,帶動了法拉盛7層公寓大樓的建設熱潮。1939年,世界博覽會在法拉盛旁邊的「可樂娜公園-法拉盛草原」舉辦,拉瓜迪亞機場興建;1964年世界博覽會第二次在可樂娜公園-法拉盛草原舉辦,帶來了謝亞球場(Shea Stadium)和大都會職業棒球隊(New York Mets)。中華民國當局派出代表團參加世博會,設立了「中華館」,台灣人發現了有地鐵連接曼哈頓的法拉盛;1965年移民法改革,徹底廢除了國籍配額制,取而代之的是東西半球的限額:東半球為17萬名,西半球為12萬名,而任何一國每年的限額最高不得超過2萬名。當時美國未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所以配額基本給了台灣人。有了親屬移民配額後,台灣早期來美的留學生就申請家屬移民美國,他們紛紛來到法拉盛定居。台灣移民對建設法拉盛立下汗馬功勞。1990年代後,大陸移民、留學生開始湧入法拉盛,法拉盛完全發展成一個以華人移民為主的社區,商業也蓬勃發展。

在慶祝法拉盛建鎮之際,傅鶴鳴將在「大都會職棒焰火之夜」表彰以下機構和個人:在華人媒體從業近40年的資深媒體人彭廣揚、美國華裔導演先鋒胡安、法拉盛現代都市面貌的開創者「富頓集團」(F&T Group)、在社區遊行中體現「法拉盛紀律」的弗蘭西斯路易斯高中(Francis Lewis HS)以及慶祝活動贊助單位MSC Cruises和安保健保(Emblemhealth)。

當晚7點在花旗球場,紐約大都會隊將對戰華盛頓國民隊;在開賽前,將由100名5-11歲的兒童身著「慶祝法拉盛建鎮377周年」的T恤,演唱美國國歌。

「大都會職棒焰火之夜」普通門票:25元(上層504區);法拉盛建鎮377周年的T恤:10元;包廂門票:150元(204區,有紅酒和啤酒供應)。購票聯繫電話:917-375-7740。

責任編輯:陳玟綺

相關新聞
紀念法拉盛建鎮373周年  法拉盛圖書館10/7辦活動
法拉盛慶建鎮373周年  放映《法拉盛故事》
9月18日法拉盛中秋遊行焰火賞月
10月10日街坊節 慶祝法拉盛建鎮376周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