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議會選區重劃聽證會啟動

市議會選區重劃是10年一次機會 過程中塑造未來10年市議會政治版圖和參選人立場

人氣 98

【大紀元2022年05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黃小堂紐約報導)紐約國會眾議院和州議會重劃選區最終版地圖21日由法院裁定後,現在流程走到了紐約市議會的選區重劃,了解選區重劃帶來的影響的華人呼籲,應把握10年一次的機會踴躍發聲,確保亞裔社區的意見能獲得選區重劃委員會的重視。

配合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市議會選區每10年要重新劃分以反映人口的變化,市議會選區重劃委員會(NYC Districting Commission)於5月26日舉行第一場公開聽證會,聽取各方對更改選區的意見。

紐約市無黨派選民組織「亞潮萌」(Asian Wave Alliance)共同創辦人朱雅婷(Yiatin Chu)在聽證會上表示,她希望新的市議會選區能夠照顧到亞裔社區的整體利益,「但亞裔社區在許多地區都不夠大到足以成為一個獨立完整的選區,因此和什麼社區組成選區將非常重要,以確保我們的價值觀和關注的議題得到市議員的重視,而不是被最小化和邊緣化。」

朱雅婷提到,在過去十年中,亞裔已成為紐約市增長最快的族裔群體,但是近年來市府和市議會的一些政策,使亞裔意識到政治運作給他們的社區帶來極大的影響。

「隨著犯罪率和反亞裔犯罪的激增,我們的生活質量一直被忽視,我們害怕在紐約市生活」朱雅婷說,「選出與我們關切相同議題和價值觀的議員,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作為受投票權保護的群體,我們敦促選區重劃委員會給予我們應得的公平代表權。」

紐約同源會會長黃友興表示,他居住的社區在10年前的市議會選區重劃中被劃入第25選區,其社區與第25選區內的其它社區在生活背景等眾多方面不同,而且先前的第25區市議員並不了解、不懂他的社區面臨的問題。

黃友興說,他們的社區由單人或小家庭組成,生活型態和面臨的問題與市議會第30選區相似,呼籲選區重劃委員會將格蘭大道(Grand Ave.)和皇后大道(Queens Blvd.)及西蒙森街(Simonson St.)構成的三角地帶社區,劃入第30選區。

目前紐約市議會第25和30選區。(取自紐約市議會官網)

選區重劃直接影響參選人政治色彩

華人凌飛受訪時以布碌崙紅鉤(Red Hook)為例,當地以非裔、西語裔為主,選民政治立場偏向進步派為主,這樣勢必會導致市議會選區參選人去討好特定的選民,這樣直接影響參選人的政治色彩,「選區重劃關係到10年之內的市議會選舉,對紐約市政治生態影響很大。」

凌飛表示,紅鉤和布碌崙華人社區在地理上沒有什麼關聯,希望新版的選區重劃中能將紅鉤從目前的市議會第38選區中剔除,將班森賀和戴克高地等華社劃進第38選區。

根據公民聯盟(Citizens Union)公布的資料,選區重劃委員會5月起舉行公開聽證會,6月7日提交第一套選區重劃草案,8月7日向市議會提交第一份選區重劃地圖。除非紐約市議會在3週內投票反對,否則新的市議會選區地圖將自動通過。

責任編輯:陳玟綺

相關新聞
紐約市議會選區重劃 市長擬找前學監主持
美中期選舉明天首場初選 俄亥俄州誰將勝出?
州議會批准新國會地圖 密蘇里州更趨「紅」
紐約中立專家重劃選區地圖 搖擺區增多更公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