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2年04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中共駐美大使秦剛最近穿著飛虎隊外套,倡「中美應合作共贏」,這條新聞在紐約傳統僑社引起反感:因為中華公所今年2月在虎年新年慶典上,剛向數百名嘉賓展示飛虎隊外套,夾克背後印有中華民國國旗,「秦剛怎麼穿這身衣服?他在衣服背後做了手腳?違背史實!」

2月1日正月初一這天,中華公所除了慶祝虎年新春,時任主席于金山特別在會上播放飛虎航空隊影片,以紀念飛虎隊幫助中華的這段歷史。
他說,1937年日軍全面侵華,中華民國空軍剛剛萌芽,國民政府蔣中正委員長伉儷邀請美國陸軍航空隊退役的陳納德上尉(Claire Lee Chennault),招募美國飛行員組成志願隊,保衛中國領空,這就是著名的飛虎隊。
飛虎隊的全稱是「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英語:American Volunteer Group (AV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ir Force,綽號「飛虎隊」(Flying Tigers)。


秦剛9日出席維吉尼亞州舉辦的「飛虎隊80周年紀念圖片展」,身著二戰期間美國支援中國的「飛虎隊」飛行外套,指中美唯一正確的選擇是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照片只看到飛虎隊外套的正面,看不到背面。
「奇怪,中美合作共贏?以前飛虎隊是跟我們中華民國合作,並沒有跟中共合作。他是在混淆視聽,在這邊打混戰!」中國國民黨駐紐約分部常委李安邦說,對抗戰史稍有了解的人,都聽說過陳納德將軍的飛虎隊,以及飛虎隊外套背上都縫有一塊綢布,稱為「血幅」(Blood Chit)。
這塊布上方印有中華民國的「青天白日旗」,下方寫著:「來華助戰洋人(美國),軍民一體救護」的正體中文,都由「航空委員會」發布並蓋章填有第幾編號。
李安邦說,這是考慮到這些援華的外國飛行員一旦被擊落或是迫降、跳傘後,就是靠它得到中國軍民的救援和幫助。英文維基百科對Blood Chit詞條解釋,這是由軍事人員攜帶的通知,遇險時拿給平民看,凡救護過持有這個布條的人,都可以從政府那裡得到獎勵。因此也譯成「血撫」(撫恤金之意)或「血符」(生命之符)。

李安邦說,「飛虎隊從未和中共有一絲關聯,他說中美合作共贏,需要更多像飛虎隊一樣的合作故事,是否秦剛要投奔中華民國?」「秦剛怎麼穿這身衣服?他在衣服背後做了手腳?違背史實!」
中華公所前主席伍銳賢說,「他們都不能面對歷史,很簡單,80年前二戰期間只有中華民國旗,中共國旗不存在,秦剛是在偷換概念。如果他尊重歷史,就應該擺上中華民國國旗。」
中共曾將陳納德定為「反動飛賊」
曾任中華民國空軍官校校長的田在勱將軍在臉書上,對中共在華盛頓紀念飛虎隊「銘記英雄」一事說,他願根據史實,做一澄清。
田將軍寫道:美國空軍志願隊成立於1941年8月1日,由蔣介石委員長印章,命令編號為05987,隸屬於中華民國空軍。飛虎隊與中(共)國沒有任何關係,他們唯一的聯繫就是地理關係。
他說,中共只是想竊取飛虎隊的話語權。在1950年代,中共甚至將陳納德定為「反動的飛賊」。「我想向全世界展示飛虎隊的真相和真實歷史。讀者將自行判斷這段偉大歷史的真實性。」
田將軍在臉書上附上許多史料照片,例如中共喉舌《人民日報》曾刊登《陳納德空運隊屠殺中國人民的證據》,聲稱他參與內戰和販毒,並出版了小人書《飛賊陳納德》,這些說法一直持續到80年代。(附上臉書連結)
誰領導抗戰?中共隻字不提
中國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兼黨史館主任林家興上週也對《大紀元時報》台灣分社記者表示,「飛虎隊」是中華民國抗戰史輝煌重要部分,也是中華民國與美國戰時邦誼不朽見證。無論是自蔣中正領導抗戰與蔣宋美齡促成「飛虎隊」建軍的史實,或是過去的一段時間以來關於這段歷史的保存、紀念和重視,中華民國無疑都是當之無愧的歷史主角、繼承者和捍衛者。
他指出,秦剛提到「中美並肩作戰」時,對當時是誰領導抗戰和指揮「飛虎隊」作戰也隻字不提,反映出中共對於這段歷史是「工具性的使用,和片面詮釋時的論述薄弱、心虛彆扭。」
推特等社交媒體上,對秦剛身著飛虎隊軍服倡「中美應合作共贏」一事,也有許多議論,許多人認為中共違背史實,在飛虎隊周年紀念上「收割」話語權和解釋權,讓人「實在看不下去」。
責任編輯:陳玟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