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2年03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戴芙若綜合報導)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截至美東時間週四(3月17日)下午5:20,全球的中共病毒(武漢肺炎、冠狀病毒、COVID-19)病例總數超過4.64億(464,724,503)例,死亡人數超過606萬(6,063,104)人。
以下是週三(3月16日)部分國家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的統計數據(部分數據根據worldometers調整):
美國45,014例確診,1,943人死亡;
加拿大5,936例確診,42人死亡;
澳洲58,684例確診,23人死亡;
英國91,345例確診,153人死亡;
法國108,832例確診,173人死亡;
德國275,807例確診,398人死亡;
俄羅斯36,519例確診,576人死亡;
巴西45,765例確診,354人死亡;
印度2,539例確診,59人死亡;
日本50,781例確診,180人死亡;
韓國400,714例確診,164人死亡;
台灣39例確診,0人死亡;
香港29,272例確診,279人死亡。
以下是有關中共病毒疫情的實時更新:
香港第五波疫情已致近5千人死亡

香港第五波疫情持續延燒,已導致報告有逾98萬人確診,近5千人染疫死亡。
港府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3月17日)指出,今天又有289宗死亡個案,其中202人在昨日離世,其他為較早前個案。香港今日還報告了21,650例確診病例,低於昨天的29,272例。
衞生防護中心分析今波死亡個案,4,923宗死亡個案中的死亡率為0.5%,死亡個案中,有70%為80歲以上。
至於安老院等院舍方面,昨日共收到4宗報告指有院舍職員及院友確診,均涉老人院舍,牽涉98名院友及14名員工。過去兩星期共368間院舍出現個案,包括106間殘疾院舍及262間安老院舍,共有10,728名院友及2,673名員工染疫。
港府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表示,現時共有10,522名染疫病人分別於各公立醫院、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醫院管理局傳染病中心、亞洲國際博覽館的社區治療設施留醫。
劉家獻表示,有202人染疫後於昨日離世,包括120男82女,其中185人為60歲以上長者。
此外,由於數據滯後,3月5日至3月15日期間,再有87名染疫患者離世,包括45男42女。
一名殯葬業代表3月16日告訴當地媒體,COVID導致的死亡人數飆升,棺材供應緊張,僅剩300具,預計二三日內用完。
德國取消大部分防疫限制

德國週四(3月17日)宣布,將自週日起取消大多數COVID-19防疫限制。
德國總理奧拉夫·舒爾茨(Olaf Scholz)在與德國 16 個州的領導人會談後表示,一天內記錄了近30萬人感染並不是好消息,但鑑於重症監護病房沒有人滿為患,放寬限制是合理的。
自3月20日起,學校和超市等室內場所將取消戴口罩的要求,但在醫療診所和療養院仍將強制要求佩戴口罩。
如果德國的16個州發現感染和住院人數均達到高峰的熱點地區,則州有權實施限制。
德國議會一直在就強制接種疫苗令進行辯論,但可能需要數週時間才能對這項意見分歧的防疫措施進行投票。
意大利將宣布取消防疫限制計劃

意大利政府定於週四(3月17日)宣布一項分兩步的計劃結束其緊急狀態,並取消其大部分防疫限制。
一份意大利內閣聲明稱,總理馬里奧·德拉吉(Mario Draghi)的政府將開會批准一項放鬆限制措施的計劃。德拉吉和衛生部長羅伯托·斯佩蘭薩(Roberto Speranza)隨後將舉行新聞發布會,詳細說明這些決定。
意大利的緊急狀態允許公共當局繞過官僚機構並通過法令施加限制規則,2020年1月31日在疫情開始時政府首次引入。
意大利的舉措緊隨一些其它歐洲國家,這些國家已取消了大多數COVID限制措施。法國不再要求在大多數公共場所佩戴口罩,並允許未接種疫苗的人進入酒吧、餐館和電影院。
在今年年初每日感染激增後,意大利的病例和死亡人數在不斷下降。
英國批准阿斯利康COVID預防性藥物

英國藥品監管機構已批准阿斯利康(AstraZeneca)的COVID-19預防性治療藥物Evusheld,該藥物是基於抗體的對免疫反應差的成年人的感染。
英國藥品和保健品監管機構(MHRA)週四(3月17日)表示,批准治療Evusheld的決定得到了英國政府獨立科學諮詢機構的認可。
儘管85%的12歲以上的英國人已經接種了兩劑疫苗,但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或對疫苗有嚴重不良反應史的人可能需要另一種預防選擇。
MHRA負責人瓊·雷恩(June Raine)說:「雖然COVID-19疫苗仍然是抵禦COVID-19的第一道防線,但我們知道有些人可能無法對這些疫苗做出充分反應。」
疫苗依靠完整的免疫系統來開發針對抗體的和抗感染的細胞,但Evusheld含有實驗室製造的抗體,旨在在體內滯留數月以在感染時遏制病毒。
MHRA表示,在試驗中發現該療法可將出現症狀性COVID-19的風險降低77%,單次給藥後保護持續至少六個月。
Evusheld還被證明在出現首發症狀的一週內可以挽救生命並防止疾病進展。
英國和阿斯利康目前沒有供應Evusheld的協議。
阿斯利康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它希望「盡快」將這種療法提供給英國人。
白宮疫情負責人下月離職

美國總統拜登週四(3月17日)表示,白宮COVID協調員傑夫·齊恩茨(Jeff Zients)將於下個月離職,由公共衛生專家阿什·賈(Ashish Jha)博士接任。
阿什·賈是布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內科醫生,也是一名電視評論員。
拜登在一份聲明中說:「美國人正在安全地回到更正常的日常生活中,使用我們所擁有的有效新工具,使我們能夠減少嚴重的COVID病例,並使工作場所和學校更安全。」「但我們在抗擊新冠病毒(中共病毒)方面的工作還遠未完成。」
他補充說,當我們進入大流行的新時刻時,阿什·賈是抗擊COVID的「完美人選」。
在1月份Omicron變體的最新一波高峰過後,美國新的COVID-19病例已降至7天平均35,412例。死亡人數和住院人數也有所下降,美國所有50個州都取消了與大流行相關的限制措施。
愛爾蘭總理訪美途中確診 與拜登會見取消

愛爾蘭總理邁克爾‧馬丁(Micheál Martin)昨晚(3月16日)中共病毒檢測呈陽性,導致今天在白宮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的聖帕特里克節面對面會議被取消。
官員們昨晚表示,他們希望會議能夠以視頻方式進行,但馬丁的聖帕特里克節訪美日程安排因此被打亂。
馬丁昨晚參加了在華盛頓國家建築博物館愛爾蘭基金會的晚宴,這是他本週在美國首都日程的一部分,當時他收到了檢測呈陽性的消息。在有關愛爾蘭總理檢測呈陽性的消息發布之前,總統喬‧拜登(Joe Biden)發表了講話,參加此晚宴的有700名賓客。
當時與馬丁同桌的包括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和歌手卡洛金(Carole King)。
白宮官員表示,拜登並未與馬丁近距離接觸。
白宮表示,拜登的演講於晚上7時54分結束,之後他立即離開了講台。四分鐘後,他的車隊離開了會場。
此晚宴每年在愛爾蘭總理訪問白宮會見美國總統前夕舉行,是愛爾蘭裔美國人有政治意義的一件大事。
愛爾蘭大使丹‧穆爾霍爾(Dan Mulhall)在晚宴上告訴客人,馬丁在昨晚早些時候的預防性PCR檢測中呈陽性,此前訪問華盛頓的愛爾蘭代表團的一名成員在常規抗原檢測中呈陽性。
白宮堅持任何來訪的人都必須接受COVID-19測試,所有來訪者在預定訪問的前一天都須接受篩查。
韓國確診暴增逾62萬例 單日病歿人數創新高

韓國單日確診數再創新高,截至今天凌晨零時,單日新增621,328例,較先前紀錄大增22萬例,染疫死亡人數也創下429人新高。
中央社報導,Omicron疫情在韓國迅速擴散,確診人數及重症、病歿人數都快速增加,16日全天新增621,328例,僅62例為境外移入,人口密集的首都圈確診數達到343,322例。
原本維持在100人到200人左右的染疫死亡人數也大增至429人,較先前最高紀錄幾乎倍增,其中以80歲以上患者為最大宗。累計染疫死亡人數達11,481人,死亡率0.14%。
重症人數雖較前日減少85人,但仍維持在1,000人以上;居家治療人數則來到1,925,759例,接近200萬大關。
正在考慮進一步放寬防疫規範的韓國當局說明,這次單日確診數暴增,主要是受到群聚採檢標準擴大及算入前一天漏計的案例數影響。
當局指出,染疫死亡案例增加主要是60歲以上高齡族群,且約半數病逝者患有慢性疾病,無法確知死因為COVID-19還是原患有的慢性疾病。
由於韓國政府先前改變防疫方針,將重心放在重症患者治療上,不再追蹤感染途徑,採檢要求也放寬,以核酸檢測(PCR)搭配快篩檢查,降低醫療體系負擔。因此不排除出現症狀或陽性反應但未依當局要求隔離治療的「隱形確診者」。
當局表示,為鼓勵民眾積極採檢、隔離治療,正考慮提供支援確診期間生活費等方案。
韓國現行社交距離規範實施期限至20日為止,當局預計在18日公布21日起實施新規,可能將私人聚會人數上限從6人放寬至8人,餐廳、咖啡店等營業時間從晚上11時延長至午夜為止。但許多專家在近期疫情進入高峰後提出反對意見,可能使當局再次陷入民生與防疫的兩難。
台灣新增91例確診 全為境外移入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3月17日)公布新增91例COVID-19境外移入確定病例(41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34例男性、5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菲律賓(19例)、越南(13例)、法國、印尼及泰國(各4例)、美國、荷蘭、香港、瑞士及英國(各2例)、伊朗、緬甸、馬來西亞、韓國、波蘭、新加坡、巴西及巴基斯坦(各1例)移入,另29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2022)年2月16日至3月16日。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累計21,583例確診,分別為6,036例境外移入,15,493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85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9例本土,另14例為境外移入。
美威斯康星州副州長檢測呈陽性

威斯康星州副州長曼德拉‧巴恩斯(Mandela Barnes)週三(3月16日)表示,他的COVID-19檢測呈陽性,但沒有出現任何症狀。
巴恩斯說他接種了疫苗,他也是美國參議院的民主黨候選人。
「我想告訴你們,我的COVID-19檢測呈陽性」,巴恩斯在推特上寫道。「在接下來的5天裡,我將遵循CDC的指導並進行隔離。」
35歲的巴恩斯正在參加一個緊張的參議院民主黨初選,候選人還包括該州財長莎拉‧戈德萊夫斯基(Sarah Godlewski)、密爾沃基雄鹿隊即將離任的執行官亞歷克斯‧拉斯里(Alex Lasry)和該州奧塔加米縣縣長湯姆‧尼爾森(Tom Nelson)。
他們正在和美國共和黨參議員羅恩‧約翰遜(Ron Johnson)爭奪美國國會參議員的席位。
美政府為疫情死者提供喪葬費 已支付20億美元

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週二(3月15日)透露,他們的喪葬援助項目已經為COVID-19疫情遇難者家屬報銷了超過20億美元的喪葬費用。
根據美國政府的規定,自2020年1月20日起,其COVID-19(中共病毒)殯葬援助計劃為每位死者的葬禮提供高達9,000美元的援助。該援助計劃涵蓋了與COVID-19疫情相關的所有死者。
根據美國聯邦應急管理局(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簡稱FEMA)的數據,平均每起死亡獲得的賠償金額為6,500美元。
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局長迪安‧克里斯韋爾(Deanne Criswell)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這樣一個造成了令人意想不到、難以想像和廣泛損失的時期,聯邦應急管理局的COVID-19喪葬援助項目已經幫助超過30萬人,為他們提供了緊急經濟援助。」
該機構在去年3月宣布了這項援助計劃,稱它有20億美元來補貼《冠狀病毒應對和救濟補充撥款法案》的費用。
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說,申請該喪葬援助項目的個人,必須出示能夠證明死者死於COVID-19的官方死亡證明,顯示具體喪葬費用的文件,以及從其它來源收到的專門用於葬禮的費用和補助證明,如喪葬或葬禮保險,從志願機構、政府機構或其它機構獲得的經濟援助等。
【疫情3.16】點擊這裡。
責任編輯:李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