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疫情引發「買藥潮」 日韓等地感冒藥短缺

人氣 1052

【大紀元2022年12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陳霆綜合報導)COVID-19疫情如海嘯般席捲了全中國,中國人的居住在海外的親友也急忙寄送藥物返鄉,這使得整個東亞地區的關鍵藥物短缺,迫使一些藥店設定了購買上限。

中國疫情大爆發,感染病毒的人數激增,民眾瘋搶、囤積感冒藥、退燒藥等藥品。這波搶藥潮也延燒到境外,正使日本、韓國、台灣和香港的藥品需求激增、價格飆升。

日前,韓國媒體《NEWSIS》報導,在京畿道河南市,一名中國人在藥店購買600萬韓元(合人民幣3.3萬元)的退燒藥、感冒藥等藥品,並引發社會關注。

據韓聯社報導(鏈接),韓國當局週五(12月30日)已發出警告,表示將杜絕藥品囤貨現象,限制藥店的感冒藥販售數量。

韓國食藥處表示,下週將召開公共保健危機應對委員會,詳細規範新規定的實施時間點、實施對象、販售限制數量等。

韓國關稅廳警告,未來將加強取締感冒藥品走私。該機構表示,若要出口感冒藥,必須向海關申報藥品名稱、規格、數量、價格,違法者可能被判處3年以下徒刑。

據彭博社報導(鏈接),台灣的一些藥店裡「普拿疼伏冒錠」(Panadol cold and flu tablets,港譯必理痛)的供應不足。彭博社訪問了香港的20家藥店,這些藥店裡的「普拿疼」和「幸福傷風素」(Coltalin)藥片已經售罄。

在幾乎沒有準備的情況下,中共倉促取消防疫限制,這使中國經歷著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波疫情,醫院、殯儀館不堪重負,當地重要的非處方藥嚴重短缺,人們也加緊從海外買藥。

台北的一位藥劑師沈采盈(Shen Tsai-Ying,音譯)告訴彭博社,Panadol已經斷貨,員工被要求不得向一位顧客銷售超過80粒的退燒藥,以防止顧客囤積。

「我們擔心在中國工作或有中國配偶的台灣人會囤積並寄回退燒藥。」台灣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對彭博社說。

布洛芬(Ibuprofen)、撲熱息痛(paracetamol)和輝瑞公司的Paxlovid是在中國最搶手的藥品,但供應緊張使居民必須在店外排隊數小時。送貨軟件上,訂單可能需要數週才能送達。

與台灣一樣,該地區的其它商店,如新加坡超市「職總平價合作社」(FairPrice)及香港連鎖藥店屈臣氏(Watsons)和萬寧(Mannings),已對Panadol和諾羅芬(Nurofen)實施購買限制,來應對這種購買潮。

一位東京當地居民表示,日本藥店也是如此,一家商店只能買到兩盒布洛芬片。

日本大正製藥表示,在中國社交媒體上流傳該公司生產的非處方感冒藥百保能(Pabron)可緩解COVID-19症狀後,需求出現了「意外的突然增長」。

週四,大正製藥在電郵中說,所有非處方藥都不知道是否對COVID-19有效,建議客戶謹慎行事。

據《朝日新聞》報導(鏈接),訪日外國人對感冒藥的需求激增,部分商品銷量是去年同期的六倍。

一家香港藥店的店員向彭博社表示,平時每盒60港元~70港元的感冒藥,價格已飆升至每盒400港元。

臉書社媒「香港地」也分享了一張照片,上面顯示一盒必理痛要價798港元。(鏈接

然而,高昂價格和漫長的等待時間並未阻止人們買藥,民眾都希望家鄉的老人能渡過這波疫情浪潮。中共衛健委預測,這一波疫情將在明年1月份達到高峰。

「我很擔心。家裡有老人——我的祖父和祖母」,新加坡居民張女士說,她給在安徽的家人寄了三箱Panadol。

「做好準備是好事。他們將來仍可使用這些藥物。」她說。

責任編輯:葉紫微#

相關新聞
【時事金掃描】川普和習叫板 多國願與美談判
【新唐人快報】普京拖延?川普不奉陪
川普關稅2.0與1.0大不同 中共報復有何後果
日本首相:最快下週與川普就關稅問題通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