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繡花少女到沙場戰將 她的角色為何人人愛

作者:蔡雅
當邊境烽火再起,朝廷招募將士,木蘭願意代父馳騁疆場。(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3825
【字號】    
   標籤: tags: , , ,

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不僅在中國,在美國也廣為人知。從繡花少女到沙場戰將,花木蘭為何如此受歡迎?神韻作品網站最近發布2009年神韻早期節目《花木蘭》舞劇,一個既溫柔賢淑又堅忍勇敢的花木蘭角色,再度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觀眾面前。

點擊欣賞影片

從繡花少女到沙場戰將

在柔美的音樂伴奏下,木蘭和閨中女孩一樣過著紡織、刺繡的寧靜生活,她們穿針引線,每天如此度過。一日,父親手持聖旨,展示給木蘭看。父親表示,遠方邊境烽火再起,朝廷正招募將士赴前方應戰。

木蘭發現父親強烈希望報效國家,但恐年事已高,體力難以再赴沙場。她不願父親的願望成空,而自己又無兄長,於是表達了代父從軍的想法。

父親雖然猶豫不決,但看到木蘭決心已下,在依依不捨中,答應了女兒的請求。

於是,木蘭騎上駿馬,辭別家人,女扮男裝上路了。之後,她「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伴隨著緊張熱烈的節奏,戰場上的木蘭不再是繡花手、碎步腳,她身披戰袍,策馬揚鞭,揮舞長刀,勇猛無比。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一晃12年過去,木蘭榮歸故里,梳妝打扮,恢復了從前的閨中裝束。

忠孝兩全的完美典範

神韻作品花木蘭》舞劇受到觀眾的廣泛喜愛,除了講述引人入勝的故事、優美的音樂和高超的舞蹈,還在於其背後傳遞了東西方共同的傳統價值理念。

西方人傳統上崇尚博愛,不僅愛家人,也愛別人,而且為了滿足他人的願望,甘願犧牲自己。東方自古傳統上認為「孝為德之本」,而「孝」不僅僅是孝敬父母,而是孝天下,把天下人都當成自己的父母去孝敬。

木蘭的「至孝」在於她為人之女,在家不只是關心父親的生活,更希望幫年邁的父親完成他的心願。她願代父從軍,表明她深刻理解父親為國盡忠的理想,因此她甘願放下身為女子的種種顧慮,替父親完成為國盡忠的心願。

當戰事結束,「木蘭不用尚書郎,願借明駝千里足,送兒還故鄉。」她功成引退,回歸家庭,繼續侍奉雙親,可謂是古今忠孝兩全的完美典範。

另外,該舞劇中,木蘭身為女子,文武雙全,體現了中國古典舞文用為「舞」、武用為「武」的剛柔並濟,充分展現中國古典舞的技巧、神韻、身法的美妙精采,令人大開眼界。

現場伴奏的音樂也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而扣人心弦,讓觀眾陶醉其中。bunei hayashi在神韻作品下方留言說:「很喜歡這首《花木蘭》的伴奏音樂,如果有單賣這個音樂的CD就好了。」

更有觀眾感佩舞劇所傳遞的傳統價值,Kate C認為「花木蘭為我們留下了傳統文化的價值觀,是我們今天應該效仿的典範」。

Liiking說,「短短的舞劇,盡把忠孝節義的傳統內涵展露無遺,委實是『妙不可言』的美好舞劇!」

完整影片:https://ept.ms/Mulan-Joins-the-Battle-(2009-Production)

歡迎了解更多:
乾淨世界:https://www.ganjingworld.com/zh-TW/channel/uKDuVZFTkSNei
IG:https://www.instagram.com/shenyunworks/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ShenYunZuoPin
推特:https://twitter.com/sycreations_ch

責任編輯:高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修煉之路漫漫而將盡,修者之心淡淡無波瀾;此其時也,割捨凡心;此其時也,蕩盡妄念!
  • 修煉,便是要在戲中,鑼聲未響,就已知道、就已相信這道具的歸處,而且深信眼前的一切 只在倏忽之間。倘如此,便是要覺悟了吧。
  • 法蘭西斯·法塞勒斯·丘奇 (Francis Pharcellus Church) 1992 年版《是的,維吉尼亞,有聖誕老人》封面的細節。(Penguin Random House提供)
    《是的,維吉尼亞,有一個聖誕老人》一百多年來,這篇文章成為美國新聞界轉載次數最多的社論,無數家庭和社區不斷地閱讀、重溫,把這視為年度傳統慶祝的一部分。
  • 日記不僅是用來記錄日程,更重要的功用是:沉澱心境、反省過失,藉此來認識自己的內心。在書寫的過程中,可以檢視自己的言行、坦白自己的錯誤,策勵自己將來做得更好。某種程度上,可以視為一種初步的「修心」鍛鍊。
  • 夏令時結束時,時鐘將調回一小時。圖為示意圖。(Shutterstock)
    將那些想要「利己」的想法先暫放一旁,認清自己現階段有多少容量(包含身體與心理的容量),依照自己的狀態去安排工作,避免失了輕重,辦事也能更快、更專心。
  • 耐心與努力會帶來回報,這是千真萬確的。約伯努力磨練心性,一味地承受痛苦,他接受所有的試煉,努力做義人。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軌跡,福份也不同,所以應該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減少因外在世界而產生的忌妒或自卑。好好規劃人生,認知自己現在處在哪個階段,持續進步,這就是一種正向成長的心態吧!
  • 我們執著追求的「目標」,會不會如同年輕人追逐水中的金幣一樣?看似美好,其實是虛幻的!或許不是虛幻的,卻是不實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