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2年01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戴芙若、李言、顏抒綜合報導)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截至美東時間週二(1月4日)下午6:14,全球的中共病毒(武漢肺炎、新冠病毒、COVID-19)病例總數超過2.94億(294,520,418)例,死亡人數超過545萬(5,454,874)人。
以下是週一(1月3日)部分國家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的統計數據(部分數據根據worldometers調整):
美國1,083,948例確診,1,693人死亡;
加拿大35,618例確診,24人死亡;
澳洲37,030例確診,7人死亡;
英國157,758例確診,42人死亡;
法國67,461例確診,270人死亡;
德國26,345例確診,196人死亡;
印度37,379例確診,124人死亡;
巴西11,850例確診,74人死亡;
俄羅斯16,343例確診,835人死亡;
越南15,936例確診,190人死亡;
日本516例確診,2人死亡;
韓國3,124例確診,36人死亡;
台灣25例確診,0人死亡。
以下是有關中共病毒疫情的實時更新:
法國發現新變異病毒 傳播力是否更強受矚目

中央社報導,在法國南部發現新型COVID-19變異病毒B.1.640.2,確診者來自非洲喀麥隆,病毒是否傳播力更強受矚目。
據比利時《最新消息報》(Het Laatste Nieuws)週二(1月4日)報導,在法國南部發現了一種新的COVID-19變異株,被稱為B.1.640.2,首例是從非洲喀麥隆入境的,目前法國南部至少有12名患者確認感染此病毒。
報導指根據馬賽「地中海感染研究中心」(IHU Méditerranée Infection)科學家的初步研究結果,這個變異株有46個突變,高於Omicron的37個。
而且此變異株包含2項已知的突變N501Y和E484K。而先前最早在英國發現的Alpha變異株也帶有N501Y突變。
不過,比利時病毒學家范胡克(Steven Van Gucht)表示,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新的變異株病毒,病毒本質就是持續不斷變異,目前情況尚不必擔心。
世界衛生組織2021年11月曾將B.1.640變異株歸類為監控中變異株(Variant Under Monitoring),意指目前尚不清楚對流行病學的影響,需要加強監測和重複評估,等待新的證據。
白宮:美正敲定合同 擬提供5億人次免費檢測
美國白宮發言人珍‧普薩基(Jen Psaki)週二(1月4日)表示,拜登政府正在敲定COVID快速檢測的合同,計劃向提出要求的美國人提供5億人次免費檢測。

至於何時可以提供這些檢測,Psaki沒有提供詳情。她說,政府正在敲定這些合同,預計首批檢測很快就會到來。
她補充說,一個網站將於本月晚些時候開始運行,用於民眾提出免費檢測請求。
塞浦路斯單日確診創新高
週二(1月4日),塞浦路斯在大約100萬人口中記錄了5,457例新增COVID病例,超過了新年除夕的峰值5,048例,再創單日新高。
根據週二數據發布前的數據,在過去7天裡,塞浦路斯還錄得世界上最高的COVID感染率:每10萬人2,505例。
緊隨其後的是丹麥(2,117)、愛爾蘭(1,946)、希臘(1,762)和法國(1,680)。
(註:因中共和伊朗政府隱瞞疫情數據,中國和伊朗未列入以上排名)
預計內閣將在週三宣布新的防疫限制措施。
路透:美週一報告單日確診近百萬

據路透社統計,美國週一(1月4日)報告,單日新增987,856例COVID感染,幾乎是一週前峰值505,109例的兩倍。
這一最新數字包括週六和週日的一些病例,當時許多州都沒有報告病例數。
在過去一週內,美國COVID患者住院人數上升近50%,現已突破10萬人,這是自一年前冬季感染激增以來首次達到這一閾值。
據路透社統計,在整個12月和1月初,美國日均死亡人數一直保持穩定,約為1,300人,但死亡人數通常落後於病例和住院人數。
Omicron變種似乎比先前的變種更容易傳播。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週二表示,截至1月1日,該變種估計占美國COVID確診病例的95.4%。
世界衛生組織週二表示,迄今為止的證據表明,Omicron引發的病症較輕。但公共衛生官員仍警告,Omicron病例的龐大數量可能會使醫院不堪重負,其中一些醫院已經在疲於應對COVID患者住院潮。
法國單日確診數逼近272,000 歐洲最高
法國週二(1月4日)報告,單日新增271,686例COVID病例,再創單日新高。
此數字為歐洲國家中最高。英國當天報告了218,724例,德國報告了30,561例。
希臘單日確診數破5萬 刷新最高紀錄
希臘週二報告,過去24小時內新增50,126例COVID感染,刷新了單日新增確診最高紀錄,此前的最高紀錄是12月31日創下的40,560例。
單日新增死亡人數,則從週一的78人降至61人。
根據路透社的統計,就在最近的12月27日,僅記錄了9,284例新增COVID病例。
瑞典國王夫婦雙雙染疫
瑞典王室週二在聲明中說,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King Carl XVI Gustaf)和王后希爾維亞(Silvia)COVID檢測均呈陽性。
聲明中說:「國王和王后完全接種了三針疫苗,就當前情況而言,症狀輕微,感覺良好。」
西班牙14天COVID感染率創紀錄

西班牙衛生部週二(1月4日)報告,全國14天COVID感染率創下紀錄,該數字從前一天記錄的每10萬人2,295.8例攀升至2,433.9例。
週二重症監護室入住率達到21.3%,略高於週一的21.2%,但仍遠低於去年2月記錄的峰值45%。
衛生部報告顯示,過去7天內COVID患者死亡人數為308人。
毛里塔尼亞總統染疫 症狀輕微
毛里塔尼亞總統辦公室表示,總統加祖阿尼(Mohamed Ould Ghazouani)在COVID檢測呈陽性後,週二(1月4日)表現出輕微的症狀。
總統辦公室在臉書上發布聲明說,於2019年8月上台的加祖阿尼,出現發燒症狀後,確診感染了COVID。
毛里塔尼亞週一記錄了490例新增COVID病例,這是自大流行開始以來的單日最高數據。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這個西非國家460萬人口中,已有862人死於COVID感染。
英國單日確診超218,700例 首破20萬
英國單日新增COVID病例再創新高,過去24小時內報告了218,724例,首次突破了20萬。
數據顯示,僅英格蘭週二(1月4日)就報告了148,725例病例,高於前一天的137,541例,但低於新年當天報告的峰值162,572例。這些數字還不包括再感染病例。
過去7天裡,感染人數上升了50.9%。
迄今,英國確診總人數達到13,641,520人。
過去24小時內,又有48人死於COVID感染,使死亡總數達到148,941人。
意大利單日確診超170,800例 再創新高
意大利衛生部表示,該國週二(1月4日)報告了170,844例新增COVID病例,再創單日新高,前一天則為68,052例;同時,單日新增死亡人數也從140人升至259人。
自2020年2月大流行爆發以來,意大利已錄得138,045人死於COVID感染,此外也報告了657萬例確診病例。
COVID患者住院人數(不包括重症監護患者)週二達到12,912人,高於前一天的12,333人。

重症監護病房新增153人入住,而週一為103人。重症監護患者的總數從之前的1,351人增至1,392人。
Omicron現在占美國COVID-19新增感染病例95%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週二(1月4日)公布的估計,Omicron變體上週造成美國95.4%的新增COVID-19(中共病毒引發的疾病)病例,明顯高於前一週。
在過去四週,Omicron病例所占比例估計值迅速上升:
截至12月11日的一週,占新增病例8.0%:
截至12月18日的一週,占新增病例37.9%:
截至12月25日的一週,占新增病例77.0%;
截至1月1日的一週,占新增病例95.4%;
其餘幾乎全部爲德爾塔變體病例。
以色列關於第四針COVID-19疫苗初步研究
以色列一項初步研究顯示,第四針輝瑞/生物技術公司(Pfizer/BioNTech)疫苗能在一週內將一個人的抗體提高五倍。
這項研究尚處於初步階段,未經過同行評審或在醫學雜誌上發表。
「這是一個好消息。」總理納夫塔利·貝內特(Naftali Bennett)說,「這是一個指標,表明第四劑將在很大程度上保護接種者免受感染(和)在某種程度上免受嚴重症狀影響。」
頂級科學家:英國約有10-15%的Omicron病例是再感染

據英國頂級科學家尼爾·弗格森(Neil Ferguson)博士稱,數據表明,英國約有10%至15%的Omicron病例是再感染,他是英國政府緊急情況科學咨詢小組(SAGE)成員。
他在週二(1月4日)告訴BBC(英國廣播公司)四台,該變種「嚴重程度大大降低」這一事實對英國「無疑是有幫助的」。
「否則我們會在醫院裡看到更多病例數。」他說:「疫苗能夠很好地抵御嚴重疾病和嚴重後果,但這並不意味著這幾週對國家衛生系統(NHS)來說,不會很艱難。」
弗格森還說,他對倫敦病例可能已經趨於穩定持「謹慎樂觀」態度。
印度主要城市最新COVID-19數字

據印度官員稱,孟買和新德里這兩個城市在過去24小時內總共記錄至少16,341個新增COVID-19(中共病毒引發的疾病)病例。
德里目前的陽性率為8.37%,新增5,481個病例,政府週二(1月4日)下午宣布進一步限制。
「我們需要儘可能控制傳播……我呼籲市民在週六和週日不要離開家。」德里副首席部長馬尼什·西索迪亞(Manish Sisodia)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說。
從本週末開始,除基本服務外,德里所有機構將在週末關閉。
孟買市政公司週二證實,在過去24小時內,該市有10,860個新增病例。該市目前有超過47,000個活躍病例。
印度預計將於1月10日開始為醫護人員、一線工人和60歲以上有健康問題的人施打加強針。
根據印度衛生部的數據,印度至少已經施打14億劑疫苗。
CDC支持FDA決定:5個月後提供COVID-19加強針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週二(1月4日)支持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決定,即把完成輝瑞/生物技術公司(Pfizer/BioNTech)的COVID-19(中共病毒引發的疾病)初始疫苗系列和加強針之間所需時間從六個月縮短到五個月。
CDC還同意FDA的呼籲,即授權5至11歲免疫力低下的兒童接種第三針初級系列疫苗,這與他們對中度或嚴重免疫力低下的成人建議一致。
在週一的同一公告中,FDA還授權將加強版疫苗資格擴大到12至15歲青少年。CDC免疫接種實踐咨詢委員會定於週三開會討論這個問題。
紐約市市長三令五申要求孩子們返校
紐約市市長埃里克·亞當斯(Eric Adams)三番五次的強調,孩子們應該在學校學習。在Omicron激增之際,他說他和該市最大教師工會主席處於「同一起跑線」,並且「步調一致」。
亞當斯週二(1月4日)告訴CNN,教師聯合會(UFT)主席「理解在這個城市有超過10萬人黑人和棕色貧困兒童無家可歸,沒有機會使用高速寬帶;他理解數十萬兒童在家裡沒有食物吃,他們的穩定飲食來自於學校,他理解之前我們關閉學校時,自殺未遂事件增加。」
亞當斯承認,雖然他和UFT主席邁克爾·馬爾格魯(Michael Mulgrew)可能有不同意見,但他不會陷入「歇斯底里」。
「非常清楚,現在對兒童來說最安全的地方,是在校園裡。」市長說。
德國放寬九國旅行限制
德國放寬了對來自英國、南非和其它七個南部非洲國家的旅行限制。新的Omicron變種出現後,德國實施了對這些國家的旅行限制措施。
週二(1月4日),這九個國家從德國的「病毒變異區」名單中被刪除。航空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僅限於從該名單上的國家運送德國公民和居民。無論疫苗接種情況如何,所有抵達德國者都必須自我隔離14天。
德國國家疾控中心上週四(12月30日)宣布,計劃下調這些國家的風險狀況,但當時表示「短期變化」是可能的。
這九個國家現在已被添加到德國的「高風險地區」名單中,此名單的限制要少很多。來自這些地區的人若非最近從COVID-19中康復或接種了疫苗,就必須自我隔離10天,如果測試呈陰性,則可以減少到5天。
沖繩疫情進入第6波 東京大阪單日確診創近三個月的新高
日本部分地區COVID-19明顯升溫,沖繩縣今天(1月4日)暴增225例確診病例,縣知事玉城鄧尼認為疫情已進入「第6波」;東京都與大阪府今天新增病例也創近三個月新高。
中央社報導,根據日本《讀賣新聞》的自行統計數據,日本全境今天新增確診病例已逾千例,是繼2021年10月6日以來,時隔約三個月單日新增再逾千例。
日本電視台報導,沖繩縣今天一口氣暴增225例確診病例,較3日的130例大幅增加,也是繼2021年9月16日以來,時隔約三個半月單日新增再逾200例。玉城看到疫情快速升溫時說,不得不認為疫情已進入第6波。
《琉球新報》報導,玉城今天說,已將縣內防疫警戒等級提升到第2級,並呼籲民眾減少人際接觸機會。
談到目前的疫情,玉城認為,「已進入第6波」;預料沖繩縣政府6日將再度舉行防疫對策本部會議,籲請中央政府針對沖繩縣發布「防止蔓延等重點措施」。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東京都今天新增151例COVID-19確診病例,繼2021年10月3日以來,時隔約三個月單日新增再逾150例。
東京都繼3日新增103例確診病例,已連續兩天單日新增逾百例;今天新增151例,較上週二增加105例;今天151例中有約57%(86人)已接種完兩劑疫苗。
大阪府今天新增124例確診病例,是繼2021年10月14日以來時隔近三個月單日新增再逾百例。
廣島縣今天新增109例確診病例,繼2021年9月15日以來單日新增再逾百例;鳥取縣今天新增4例確診病例,是2021年11月12日後持續清零以來,再度出現新增病例。
台灣新增4例本土及30例境外移入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1月4日)公布新增3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例本土及30例境外移入,其中案17230為昨日(1月3日)公布之尚未取號本土個案;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案17238-17240為本國籍,1例男性、2例女性,年齡均為50多歲,皆已接種2劑疫苗,為案17230接觸者。案17238及案17239均為同職場工作人員,通勤時搭乘同班交通車,案17239於1月1日起陸續出現疲倦、咳嗽、流鼻水症狀;案17240為防疫計程車司機,1月1日出現咳嗽症狀,3人經衛生單位安排採檢後於今日確診,相關疫情調查、接觸者匡列及防治工作刻正進行中。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1月4日)新增30例境外移入個案,為16例男性、1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美國(22例)、法國(1例)、挪威(1例)、南非(1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例)、英國(1例)、波蘭(1例)及烏茲別克(1例)入境,另1例(案17233)調查中,入境日介於2021年11月20日至今年1月3日。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7,129例確診,分別為2,469例境外移入、14,606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
2020年起累計850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8例本土、12例為境外移入。
美國新病例數持續增加 各州染疫數據一覽
中共病毒(新冠病毒)的高傳染性變種Omicron(奧密克戎)已經席捲美國,一些州受到的影響特別大。
以下是Omicron疫情在美國各州的情況,數據呈現的是CDC在上週每10萬人中記錄的新增病例數,排列順序是從最多到最少。
華盛頓特區——過去7天病例數/10萬人:2,038.1
新澤西州——過去7天的病例數/10萬人:1,375.1
佛羅里達州——過去7天的病例數/10萬人:1,186.4
羅德島——過去7天的病例數/10萬人:1,062.9
馬里蘭州——過去7天的病例數/10萬人:1,028.9
紐約州——過去7天的病例數/10萬人:1,027.7
伊利諾伊州——過去7天的病例數/10萬人:921.8
麻薩諸塞州——過去7天的病例數/10萬人:886.4
康涅狄格州——過去7天的病例數/10萬人:879.1
俄亥俄州——過去7天的病例數/10萬人:813.9
美國單日新增確診逾100萬例 破全球紀錄
由於Omicron感染激增,美國的COVID-19病例與四天前相比幾乎翻了一番,週一(1月3日)全美有超過100萬人確診,官員們希望死亡人數不會像感染人數那樣大幅上升。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病例統計,美國週一新增了1,083,948例確診,死亡人數增加1,693人。這波海嘯式的感染潮,是由高傳染力的Omicron變種所推動的。該數據是目前的全球新高,與四天前美國創下59萬例的紀錄相比,單日感染人數幾乎增長了一倍。
彭博社指出,在Delta變種疫情高峰時,全球最高單日確診數,是印度在2021年5月7日所報告的,當時有超過41.4萬人被通報確診。
雖然目前這波感染導致病例數快速增加,還沒有導致重症和死亡人數的激增,但隨著感染者在家中隔離,影響已在全美範圍內顯現,導致包含航班取消、學校和辦公室關閉、醫院不堪重負、供應鏈被迫中斷等。
疫情快速升溫,也導致許多公司暫緩返回辦公室的步驟。像高盛集團和摩根大通公司採取了謹慎做法,鼓勵員工在新年開始時恢復居家工作。
所幸,根據早期研究結果,儘管Omicron變種似乎比其它病毒株傳播得更快,但引起的症狀更輕微。
專家表示,未來幾週隨著更多真實世界數據浮現,可確定感染Omicron病毒的死亡率是否會跟著病例激增上升,從而可進一步預測2022年的疫情前景。
【疫情1.3】點擊這裡。
責任編輯:李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