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1年08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宜君紐約報導)美國輝瑞(Pfizer)藥廠日前公布前兩季度的營運報告,顯示該公司在中共病毒(COVID-19)疫情中,獲利78億美元,今年營收估計可達335億美元,超過紐約證券交易所的預期。

這也引發民間團體對輝瑞從疫情中得益的抨擊,並要求其降低藥價,讓第三世界國家有能力購買疫苗。
愛滋病醫療保健基金會(AIDS Healthcare Fund,簡稱AHF)17日召集群眾,前往輝瑞藥廠位於曼哈頓中城第五大道的營運總部,抗議該廠的COVID-19疫苗價格高,非洲、南美洲等貧窮國家難以購入,導致當地疫苗接種率極低。
AHF全球首席政策官福特(Terri Ford)受訪時表示:「納稅人向這家公司支付(每劑疫苗)24美元,購買成本不到2美元的疫苗。」
那麼,隨著紐約市推行疫苗接種證明強制令,出產疫苗的藥廠是否更有可能從中獲利呢?
「COVID-19疫情從一開始,就有很多政治因素,舉凡強制令或各種規定,製藥公司當然會利用所有這些。」福特說,「通過強制令,(藥廠)將獲得額外的利潤。」
據路透社1月20日獨家報導指出,非洲進出口銀行( African Export-Import Bank ,簡稱Afreximbank)在計畫草案中透露,非洲聯盟(AU)當月購入了2.7億劑輝瑞疫苗,加入AU的非洲國家如想拿到疫苗,需以3至10美元的價格購入,可在五到七年內分期償還貸款。
據報導,輝瑞藥廠提供給非洲國家的價格已經相當優惠,但還是引發外界擔憂第三世界國家因此需要負擔更多債務;致力消除貧窮的英國慈善機構「Jubilee Debt Campaign」政策負責人瓊斯(Tim Jones)稱「任何國家都不應該為了支付疫苗費用而承擔債務」。
除了相對貧窮的國家需要負擔疫苗價格,本月起,輝瑞藥廠與莫德納(Moderna)藥廠雙雙向相對富裕的歐盟,調漲出口的COVID-19疫苗價格。
據《金融時報》1日報導,由於上述兩家藥廠的疫苗效力較強生與AZ為高,歐盟因此簽訂在2023年前取得輝瑞和莫德納藥廠共23億劑的疫苗合同。
據報導,合同顯示,輝瑞藥廠對歐盟調漲了四分之一的疫苗價格,該廠疫苗從原來的15.5歐元(約18.2美元)調漲至19.5歐元(約22.95美元);而莫德納則調漲了十分之一的價格,從原先的19歐元(約22.6美元)調漲至25.5美元。◇
責任編輯:李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