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1年07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顧曉華、古清兒採訪報導)在與美國關係持續緊張的情況下,近日,大紀元獲得的內部文件,洩露了廣東當局正在加強軍事準備。當局不僅利用民企,讓其服務於軍隊,同時還在開展防空襲的準備。
獨家:文件洩廣東國家級高新技術公司已「民轉軍」
大紀元獲得廣東揭陽市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的《關於2020年軍民融合發展工作總結和2021年工作籌劃情況報告》。文件洩露廣東吉青電纜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吉青電纜公司)轉為「民參軍」企業後,如今面臨倒閉。
從文件中看,協調吉青電纜公司轉為「民參軍」企業,是當局「2020年軍民融合完成工作」中的一部分。文件透露,此舉目的是「利用民用先進技術參與國防建設,確保急時應急、戰時應戰」。

但文件也洩露了吉青電纜面臨倒閉的困境。文件稱,2020年來受疫情影響,吉青電纜「上半年處於停產狀態,面臨倒閉。該公司大力籌資,爭取儘快渡過難關。目前企業處於半停產狀態。」
據悉,吉青電纜公司建於1980年,位於揭陽市高新技術開發區,該公司是廣東省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也是目前廣東電纜行業同時擁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的公司。
大紀元記者致電吉青電纜公司詢問有關該公司目前的狀況及該公司服務於軍隊的情況,接電話的男士說,他不清楚,給記者提供了一個辦公室的電話,但是此電話一直無人接聽。記者又撥打另一個電話,接電話的女士說,這裡是銷售部門,聲稱自己無法回答記者的問題,不方便說。
早在2013年,習近平提到「軍民融合發展」。2016年3月,習把這個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共「軍民融合」的目的在於利用民用資源、技術、資本,或利用民間身分竊取外國技術,實現中共強軍的目的。
獨家:廣東挖掘轄區有軍事價值資源 「防衛作戰」成各類企業任務之一
該報告關於人武部工作有關情況的「2021年工作計劃」一節中,洩露了當局正在積極與地方企業、公司、醫院等簽訂軍民通用裝備預徵預儲協議。即讓這些機構為部隊提供工程機械、車輛運輸維修、安保物資、軍需物資、餐飲、油料保障和衛生救護等裝備和服務。
文件透露,此舉目的之一,是保障部隊更好地遂行「處置突發事件和防衛作戰等任務」。

同時文件稱,當局還在挖掘轄區有軍事價值的各類企業資源,加大軍地合作,讓社會企業更好地服務軍隊,服務國防。
獨家:廣東正在做防空襲鬥爭準備
上述內部文件還洩露了當局在做有關「廣東防空襲鬥爭準備」。
文件稱,「根據新形勢下的需要,設立揭東區人民防空指揮中心」,「強化人防指揮通信建設,提高人防應急準備能力」。文件強調,以「能打仗、打勝仗」為目標。
文件還稱,「以防空襲鬥爭準備為牽引,繼續採取有效措施,抓好人防工程和防空指揮建設。」當局發放了一百餘冊《市民防空防災應急手冊》。

美國制裁參與中共「軍民融合」的企業
近年來,中共的所謂「軍民融合」做法已引起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警惕和抵制,與中共走得太近的民企漸被美國制裁波及。
今年4月8日,美國商務部將7家超級計算機相關公司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單。
《華盛頓郵報》說,這次新加入黑名單的天津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上海集成電路技術與產業促進中心、深圳市信維微電子有限公司和中共軍方有聯繫。
以天津飛騰為例,其生產的微處理器被用於中國最大的空氣動力學研究中心(CARDC)的超級計算機上,該研究中心正在研究中共高超音速武器。
此前美國也已多次制裁與中共「軍民融合」相關的企業。
大紀元今年5月獲得的內部文件揭示,中共早在中美貿易戰開戰之初,就開始偷偷從網絡上刪除與「軍民融合」有關的信息。
時事評論員李林一認為,這種偷偷刪除「軍民融合」信息的行為,說到底是中共想讓那些「民企」能避開美國制裁,以便於暗中繼續偷竊海外的高新技術。但是這些做法往往會招致其它國家的更大反感。
責任編輯:林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