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行惡天難容 他們遭雷劈一點不冤

文/劉曉
font print 人氣: 14094
【字號】    
   標籤: tags: , ,

中國民間流傳:做了傷天害理之事、罪大惡極的人會遭五雷轟頂的報應。因為古籍記載,雷神執掌五雷,秉承天帝旨意,專門懲處惡人,以維護人間正義。這方面的例子歷朝歷代都有記載。本篇說說發生在清朝的幾個案例。

四兄弟害人命被雷劈死

清朝浙江鎮海縣鄉間,有兄弟四人出海捕魚。捕魚歸來到昆亭,將駛入港口時,恰好有滿載貨物的一艘船出港。貨船見漁船靠近,害怕相撞,就大聲高呼避讓。然而,四兄弟卻執意不肯相讓,反而故意碰撞,導致貨船顛覆,很快沉入水中。

有一人幸運地從水中浮出,攀上漁船的船舷求救,漁船上四兄弟僱傭的船工詢問四兄弟該怎麼辦。四兄弟都覺得如果救下這個人,一定會將漁船撞沉貨船之事吐露出去,還不如不救,讓他死於海中。於是,船工奉命揮刀斬斷那人一隻手,但那人仍用另一隻手攀住船舷不放,船工遂斷其另一隻手,那人掉入海中,隨流而去,應是凶多吉少。

當年六月,伴隨著轟轟的雷聲,天下起了大雨,四兄弟都在家中,都被雷公攝至院子中劈死。而那個船工也被雷擊中,但口尚能言,於是披露了他們所做的惡事,眾人始知這是報應使然。

圖為趙令穰《丘壑琳瑯冊.宋趙令穰風柳漁舟》。公有領域。
清朝浙江鎮海縣鄉間,有兄弟四人出海捕魚。示意圖,圖為趙令穰《丘壑琳瑯冊.宋趙令穰風柳漁舟》。(公有領域)

擬毒害大伯一家心腸黑 報應立現

清朝光緒年間,江蘇楊舍村有沈氏兄弟皆為農民。沈大生了兩個兒子,沈二生了一個兒子。沈二的妻子楊氏彪悍且貪婪,每日在丈夫面前呱噪,要求分家。沈二被妻子磨得沒辦法,就答應了。然而,這還是沒法讓楊氏滿足,楊氏私下想:如果大伯一家都死了,那麼大伯家的田地都會歸到自家,這不是更好嗎?

當時正值農忙時分,楊氏就把自己的母親找來,並與母親謀劃,打算把毒藥放在大伯一家的飯食中,毒死他們。

五月二十三日那天晚上風雨大作,電光直射楊氏所在的屋子,楊氏四歲的兒子高呼道:「雷來了!」大概他是看見了什麼。楊氏雖然聽到,但並未有任何顧忌,還是打算在第二天在新煮的米飯中下毒,而自家人只吃昨天的剩飯。

在楊氏待飯熟準備下毒時,屋外雷聲再次大作。楊母十分害怕,就讓女兒住手,但楊氏不聽,而是去屋中取來砒霜。取砒霜後,她還未跨出房門就聽霹靂一聲,楊氏被雷劈死在房中。楊母也被雷擊中倒地,但被扶起後,還能說話。楊母就將女兒的計謀告訴了大家。大家這才明白楊氏的死因。

其後,沈二買來棺材將楊氏埋葬在桑田中。當夜,雷聲不絕於耳。天明後,沈二去桑田觀瞧,發現楊氏的棺材破碎,屍體暴露在外。可見,楊氏之惡,上天根本無法容忍,死後也要將其曝屍,這難道不是在警示世人嗎?

一家三口橫死 女孩遭雷劈

清朝時期,距天津百里之遙有一個地方叫唐官屯。光緒年間,當地村子中有一個十五六歲的女孩死於雷擊,而她之所以年紀輕輕遭此天譴,背後還有故事。

有知情者說,女孩家養的雞常常被人偷走,女孩很生氣,於是每天各處尋找,希望找到偷雞人的下落。

同村有某甲,夫婦年四十多,才得一子,遂在兒子生下後三天舉辦宴席,慶祝孩子的降生。某甲殺雞後讓妻子烹煮,自己則出門去買酒肉等。

你說巧不巧,女孩在經過某甲家門時,發現門外有雞毛,心中生疑,於是入門查看。當時恰好某甲妻子去廁所,只有嬰兒在暖炕上。北方習俗,暖炕與灶台相連。女孩打開鍋,看見鍋中熱氣騰騰,正煮著一隻雞。女孩氣上頭頂,認為這就是她家被偷竊的雞。氣恨之下,女孩看見暖炕上正啼哭的嬰兒,遂將嬰兒放置鍋中,然後用鍋蓋蓋上,自己則悄悄地溜走了。

某甲妻子從廁所回來,到處找不到兒子,直至發現鍋蓋有異打開,發現兒子與雞都已經被煮爛了。痛心不已的她於是投入水缸自盡。不久後,某甲回家,發現兒子死於鍋中、妻子死於水缸中,雖猜不到緣由,但亦大痛,遂自縊而死。一家三口就此斃命,因為家中沒有其他人,鄰人自發將一家人安葬了。

不久後,女孩被雷劈死,知道內情的女孩的朋友才將實情吐露。女孩不辨真相,亂認偷雞賊後下毒手害死嬰兒,並間接導致嬰兒父母之死,其罪之大,難怪老天要將其劈死了。

示意圖,圖為《為霖圖》局部,傳為北宋李公麟繪。(公有領域)

接生婆應誓遭劈

江蘇寶應某婦人,懷孕將生產。生產前的頭一天,她的丈夫恰好外出歸來,就將四十個銀幣交給婦人,婦人隨手放在枕邊。

第二天,婦人生下一個男孩。她的丈夫大喜,次日對妻子說:「我們夫婦年過四十才得一子,應該大加慶賀。日前我給你的銀幣在哪裡?可交給我,給孩子辦湯餅宴。」

婦人遂去枕邊尋找,發現銀幣蹤跡全無,大驚。思來想去,只有接生婆曾坐在床頭,應該是她偷去的。遂將接生婆找來詢問,接生婆矢口否認,並說:「如果是我偷的,我一定遭天打雷劈;如果是你誣陷我,你的兒子不出三日就死。願神明作證。」

這對夫婦見接生婆如此發誓,心下不疑。三日湯餅會時,仍請她來幫忙。誰知等接生婆離去,嬰兒啼哭不止,到了傍晚竟然死了。丈夫對妻子說:「果然是我們誣陷接生婆!」婦人悔恨不已,抱著死去的孩子痛哭不止。

到了夜色降臨,雷雨突然而至,霹靂一聲,婦人懷中的嬰兒死而復活,而接生婆則死在門外,手中拿著銀幣。原來偷錢者果真是接生婆。然而,夫婦倆仍不知兒子之死也與接生婆有關係。等到給兒子換尿布,婦人才發現在嬰兒的肚臍上有一根針,這才明白原來是接生婆趁著給嬰兒洗澡時,將針偷偷刺入其肚臍,歹毒若此。而上天有眼,接生婆的死果然應驗了她的誓言。

顯然,上天用現實中一個個實例在警示世人:為人不可壞心腸,否則惡報遲早到來。@*#

參考資料:《右台仙館筆記》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朝江蘇溧陽縣縣衙中,有一名掌管刑事訴訟的書吏,姓焦。他為人正直,常常為眾人排憂解難,因此為鄉人所尊敬。他鄰居家的兒子,年齡不到十八歲,但卻好勇鬥狠,焦某少不得為他調解事端,是故鄰家子對他十分感激。
  • 更多證據顯現,靈魂真的存在,擁有多世記憶!前世殘酷折磨囚犯,泰國醫院院長怎樣才能還清罪業?《未解之謎》
  • 害了人命,自然是要償還的,自古都是如此,即便陽間法律無法審判,上天也絕不饒過,無論時間長短。有的是當世遭索命,有的是隔世被索命,以下三個發生在清朝的神異故事就在告訴世人:無論何時害了人命都難逃報應的。
  • 古今中外,在劇火的大災難發生時,誰能讓「神出手」得到奇跡福祐呢? 本文這些真人實事給了我們參考的好指引! 而且我們可以看到,善有善報,可能是事後報,也可能是立即就報!報應不爽呀!
  • 清朝撰寫《勸戒錄》的梁恭辰的父親曾擔任江蘇布政使,與蘇州江鐵君是以詩文相交的朋友。江鐵君曾出家為僧,後又還俗,回歸儒學,不過他應該還是相信因果報應的。他曾講了這樣幾件離奇之事。
  • 常人中有「好人沒好報」這樣的說法,意思是有些人做了善事,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善報,甚至還遭遇不好之事,因此感覺老天不公,甚至抱怨老天。殊不知天理衡量著一切,禍福早已註定,好人遇到的壞事,恰恰是老天在幫你消減之前的罪業,以讓你在消減完罪業後,來世得福報。清朝梁恭辰編撰的《勸戒錄》中記述了兩個耐人尋味的故事。
  • 清朝安徽商人汪某,在浙江一帶從事鹽業生意。他性格素來豪爽,雖每日與錢打交道,卻並無利慾之心。
  • 善有善報,自古不虛。據清朝梁恭辰的《勸戒錄》記載,浙江仁和縣(今杭州市)有一位汪先生,世代經營鹽業,家道殷實。
  • 人們常說善惡有報是天理,那麼如果心有所求的善舉,善報又如何呢?若僅是心生妒嫉的一念也會遭惡報嗎?這兩個故事耐人尋味。
  • 人間善惡報應的事,有的人信,有的人不信,因為直接的報應較少讓人親見。但是昭昭天理,總有時會向世人直些顯相,讓人不得不信,這也是上天挽救迷中人的一種方法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