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1年03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宜君紐約報導)2020年3月1日,紐約出現首宗感染COVID-19病毒(中共病毒)病例。隨著疫情越發嚴峻,州長庫默在3月20日頒布行政令,要求全州所有非必要行業必須在3月22日晚上8點關閉辦公室人事部門,以及關閉餐廳堂食,僅能經營外賣服務。實體商店首當其衝,華人餐飲業也嚴重受創,失業潮隨之而來。

為幫助受疫情影響的商家,聯邦推出「薪資保護計畫貸款」(PPP);州府出臺「禁止驅逐租客令」(eviction moratorium)並一再延長效期以優惠商業租戶,但對背負高額地稅與貸款壓力的房東而言,卻使其與租戶的矛盾不斷加深。
過去一年,紐約商業租戶與房東各自在疫情中顛仆前進,血淚史卻也成就了經驗談。
2021年3月9日,紐約臺灣商會(TCCNY)與紐約臺灣青商會(TJCCNY)舉辦線上論壇,由IRIS烘焙坊負責人林慶甫(Sam Lin)、法路通律師樓合夥人蔡璧徽律師(Sylvia Tsai,現任紐約臺灣青商會會長)與「紐約房子填空選擇題之大家來解答」版主林維洋(Andy Lin,前紐約臺灣青商會會長)擔任主講者,分享疫情中的租戶心得與相關租賃法律。
現任紐約臺灣商會會長江俊霖(Joey Chiang)與紐約蘇富比國際物產亞洲部負責人張育誠(Daniel Chang)也受邀參與討論,分享當下時局房東如何應對,並展望紐約市房地產的未來。
從商業租戶忍痛認賠殺出、房東如何在房屋法庭不開的情況下尋求法律途徑捍衛權益,到千禧世代的愛好可以決定未來紐約房產的動向,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深刻改變了紐約的租賃與房市生態,且影響力還在發酵。◇
2020疫情對紐約租賃與房市的影響系列文章:
資深在地商業租戶、房東與房產經紀人的疫情經驗談
紐約商業租戶的辛酸:未開業先賠40萬
紐約房東在非常時期遇到的困難與對策
政府不照顧 紐約房東難輕易減租
紐約房產買主大風吹 千禧世代愛好受矚
責任編輯:李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