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婧婧:從拜登政府世俗化傾向看其對中共政策

人氣 58

【大紀元2021年02月03日訊】2020年1月,天主教徒拜登上台,他是自1960年肯尼迪之後信奉天主教的總統。縱所周知,在美國六十年代,美國受世俗化影響強烈,此後,再未出過天主教出身的總統。而肯尼迪在任時期,出現的嚴重脫宗教化傾向,如嬉皮士流行、同性戀泛濫,等等,造成美國宗教保守派的不滿,掀起了「耶穌運動」,主張美國應該回歸傳統的基督教價值觀,此後保守派勢力日益壯大。

然而進入21世紀之後,尤其是奧巴馬時代以來,美國社會出現了比六十年代更加強烈的世俗化傾向。即使是特朗普如暴風驟雨般橫空出世,但是近三十年來收到世俗化教育的左派青年逐漸成長為選民,在新冠疫情以及美國國內外反川普力量聯合推舉之下,拜登入住白宮。

而此次大選中民主黨憑藉著左派深耕基層三十年對基督信仰毀滅式的破壞,吸引了拋棄基督信仰的年輕選民,尤其是提倡大政府,城市化,福利國家,這些與清教徒民主自治傳統截然相違背的政策綱領卻深受年輕選民歡迎,確實不能樂觀遇見帶著明顯世俗化色彩和社會主義色彩的拜登政府會繼續執行特朗普時代強硬的對中共政策。

特朗普時代的外交政策,尤其是蓬佩奧主導之下的國務院,其外交帶有濃厚的意識形態色彩,尤其是消滅伊斯蘭國,中美貿易戰,與台灣關係密切,出台有關香港的法律等,在新冠疫情爆發後,退出受中共操縱的世界衛生組織,都明顯表明出特朗普政府對中共暴政的零容忍,這些政策都帶有濃厚的基督新教色彩,既對自由、民主、人權的執著和強烈的選民意識和天命意識。

但是奧巴馬時代是美國歷史上又一次世俗化影響強烈的時代,在其任期期間,同性婚姻得到合法化,其更主張男女同廁,更為惡劣的是,美國繼續在全球化的深淵中沉淪,而國內人民的自由受到了嚴重的限縮,尤其是言論自由,而左派控制的媒體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能動性的作用,民眾對於國家治理的腐敗卻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容忍,甚至在大選期間拜登之子與中共勾結卻未能影響選情。

而拜登政府外交職位中核心成員皆為奧巴馬政府班底,奧巴馬政府期間對中共暴政一再綏靖,而拜登上台後對於中共艦隊駛入台灣海峽並未採取如同蓬佩奧時代的強硬措辭,可以預見拜登內閣將會偏離並會拋棄由基督新教倫理支配的外交策略,轉而走向實用主義外交,在經濟上同中共合作,而表面虛與委蛇。

無論拜登政府之後偽裝,有一點毋庸置疑,其濃厚的世俗化色彩將難以繼續特朗普時代帶有濃厚基督新教色彩的人權外交,轉而走向綏靖的實用主義外交。

責任編輯:任慧夫

相關新聞
「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中共政策為何變調
《寒冬》:千年皇家寺院成中共政策宣傳地
卸任國務卿後 蓬佩奧加盟保守派智庫
【時事縱橫】布林肯上任說啥 蓬佩奧備戰2024大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