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1年11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導)COP26氣候峰會參與國在經過了兩個星期的馬拉松式會談後,週六(11月13日)達成了協議,首次提及化石燃料及其在氣候危機中的角色。
綜合CNN和路透社報導,協議的最後文本明確指出,煤炭是造成氣候變化的最大單一因素。今年是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之前召開的25屆會議中,與會國家達成的協議從未提及煤炭、石油或天然氣以及一般的化石燃料是氣候危機的驅動因素。
氣候峰會原訂於週五(11月12日)晚上結束,但由於各國在關鍵問題上仍然存在嚴重分歧,而被延長。這些關鍵問題包括協議中對化石燃料的措辭以及發達國家應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以幫助其減少碳排放,同時也讓他們能夠適應危機的影響。
COP26主席阿洛克‧沙馬(Alok Sharma)週六宣布了各國最終達成協議的消息。這個協議草案原本遭到印度和中國的反對,沙馬於是口頭修改了草案,淡化了有關化石燃料部分的措辭。目前的最終協議提出逐步「減少」煤炭,而不是逐步「淘汰」煤炭。
沙馬早些時候告訴與會代表們,他「無限感激」1.5攝氏度的目標仍然存在。他的首要目標是達成一項協議,推動世界將全球變暖控制在比工業化前水平高1.5攝氏度的範圍內。
但迄今為止,各國承諾減少的溫室氣體排放——主要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只會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限制在2.4攝氏度。
週六早些時候分發的一項協議草案實際上承認,迄今為止為減少地球溫室氣體排放所做的承諾還遠遠不夠,並要求各國明年制定更嚴格的氣候承諾,而不是像目前被要求的那樣每五年做出一次。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