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1年10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陳霆綜合報導)週五(10月29日),全球二百多名國會議員組成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在羅馬舉行會議。除了要求20國集團(G20)將人權納入議事日程,對中共採取更強硬立場,也宣布印度成為聯盟第21個成員國。
聽新聞:
(聽更多請至「聽紀元」平台)
羅馬會議是IPAC自2020年6月成立以來,首次面對面會議。來自五大洲的議員們,將與遭中共當局打壓團體的知名領導人會面。
除了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將以視頻方式發表演說,西藏流亡政府最高行政領導人(司政)邊巴次仁(Penpa Tsering)、流亡倫敦的前香港立法會議員羅冠聰、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倫敦負責人馬赫穆特(Rahima Mahmut)等人,也將代表被中共壓迫的人群發聲。
今年稍早時候,中共當局對9名IPAC成員實施了旅行禁令和其它制裁,其中包括英國前保守黨黨魁鄧肯-史密斯(Iain Duncan Smith,港譯施志安)、比利時綠黨議員科戈拉蒂(Samuel Cogolati)、歐洲議會議員萊克斯曼(Miriam Lexmann) 和立陶宛社民黨議員薩卡利埃內(Dovilė Šakalienė),他們都將出席羅馬會議。
其他出席會議的議員,包括日本代表山尾志櫻里、法國參議員安德烈·加託林(Andre Gattolin)和烏干達議員艾克羅(Lucy Akello)。
鄧肯-史密斯說,IPAC將呼籲各界關注「中國共產黨對民主、人權和法治的系統性衝擊」。
他指出,冷戰結束以來,還沒有哪一個政權侵害人權的程度超越中共當局。有幸生活在自由世界的政治人物,往往誤以為可與集權政府「講道理」,但事實正好相反。
「我們將在羅馬提醒民主國家,他們有責任維護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這些規則是我們幫助形成的,現在正受到來自北京的威脅。」
「真正的領導力意味著應對這些挑戰,而不是假裝它們不存在」,鄧肯-史密斯說,「本屆G20必須成為一個轉折點,中國(問題)必須放在議程的首位。」
科戈拉蒂表示,當中共政權幾乎每天入侵台灣空域,在維吾爾地區犯下暴行,並瓦解了香港的自由和自治時,我們不能繼續與其「一切照舊」(business as usual)。
他說:「在這次G20會議上,我們需要看到民主國家找到迄今為止一直缺乏的勇氣和領導力。」

印度加入IPAC 北京面臨更大挑戰
在羅馬會議上,第一批印度立法者也正式加入了該聯盟。
印度議員蘇傑特·庫馬爾(Sujeet Kumar)等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鏈結):「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印度必須站在前線,捍衛我們共同的民主價值觀。」
聲明稱,中共的軍事威脅和恐嚇,對該地區的和平構成嚴重威脅。
「這些挑戰比任何一個國家或政黨都要大,因此,我們很高興與來自世界各地的IPAC議員一起,為亞洲和其他地區的民主、和平和繁榮而團結努力。」聲明中說。
印度國會議員蘇吉庫瑪(Sujeet Kumar)表示,目前包括他已有4名印度國會議員加入IPAC,未來數月可望還會有超過10位議員加入。
據中央社報導,IPAC正在發布「勿引渡卡」(Do Not Extradite Cards)。卡片上表示,持卡人遭北京當局迫害,任何政府若配合北京要求逮捕、遣送、引渡持卡人至中國或香港,都將遭IPAC網絡所涵蓋的國會問責。
IPAC表示,發行此卡是為了因應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遭北京當局濫用於追捕海外異議分子。
目前具名公布的「勿引渡卡」有37張,實際持卡人則更多,11月起開放各界申請,預計年底前發出逾3,000張。希望申請加入名單者,可通過電子郵件「dne@ipac.global 」聯絡。
IPAC指出,在聯盟奔走下,自土耳其出逃摩洛哥的維吾爾維權人士艾伊尚(Yidiresi Aishan)近日免於遭引渡至中國;「勿引渡卡」所體現機制已證明能發揮作用。
目前,已有來自22個國家約80名議員,簽署了「不引渡」承諾,表示代表有可能被引渡到中國和香港的群體進行辯護。
責任編輯:葉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