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双色球官网 - App Store

傻子不傻 西晉奇人幸靈留神跡

文/劉曉
幸靈在各地周遊時,常常對世人宣講「順應天性」的道家學說。圖為清胡桂畫山水 冊《茅亭閒話》。(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2444
【字號】    
   標籤: tags: , ,

在現代,「幸」作為姓氏是極為罕見的,即便在古代,以此為姓氏的人口也不多。據說,其主要來自於君主的賜姓,其先祖是周文王的後裔。西晉時,在豫章建昌(今江西省奉新縣)就生活著一個幸氏家族,其中一個名叫幸靈的人在歷史上留下了鮮活的印記。

史載,幸靈從小就少言寡語,與其他孩子在一起時,即便受到侮辱也從不生氣,不僅鄉里人,就連他的父母兄弟也都認為他痴傻。一天,他的父親讓他去田裡看守稻田,以避免牛群吃掉稻苗。可是他看見牛來了,卻並不驅趕,而是等牛吃完、慢悠悠走了,才去收拾凌亂的稻田。

他的父母對此很生氣,幸靈卻說:「萬物生天地之間,都需要吃飯,牛因為飢餓吃稻苗,為何要驅趕它們呢?」其父更加生氣,便反問道:「你既然這樣說,為何還要收拾稻田呢?」幸靈對曰:「稻子也有它的生存規律,牛傷害了它們,我怎麼能不去管它們呢?」

幸靈遵循天道之語似乎頗有玄妙,顯然不是一個普通人可以道出的。而從他後來的諸多行為看,應該是一個修道之人。

一天,幸靈的父親讓他去田裡看守稻田,以避免牛群吃掉稻苗。示意圖,圖為清徐揚繪高宗御題農具十詠 冊 稻田橋鋤。(公有領域)

當時的建昌縣令樊長賓組織老百姓在建成(今高安市)山中製造官船,官吏讓每個人都造一副船槳。幸靈造的船槳還沒完成就被偷走了。過了一會兒,一個人突然心口疼得厲害,幸靈便問他:「你是不是偷了我的船槳?」那個人沒有作答。又過了一陣兒,那個人疼得更厲害了,幸靈告訴他如果不將實情說出,他就會真的死了。那個人馬上承認了自己是偷槳者,幸靈遂給他喝了一碗水,他馬上就不疼了。人們由此敬畏幸靈。

大船造好後,二百人做牽引,但大船紋絲不動。官吏只得要求再增加人手。幸靈卻自請牽引。他只要一百個人,而他自己手拿竹子,船走,他再把竹子放在前面墊上。不久船就被推下了水。眾人都稱其有神力,他也因此遠近聞名。

住在同一縣城的龔仲儒的女兒病了好多年,已經到了氣息奄奄的地步。他的家人聽說幸靈有神通,就請其去看病。幸靈用一種特製的水噴了女孩一次後,龔家女兒馬上就可以起床了,並且很快就痊癒了。

還有呂猗的母親皇氏,肢體萎縮已十多年。幸靈出名後,呂猗也來求治。幸靈來到其家中,在距離皇氏數尺的地方坐下,然後閉目入靜。過了一會兒,他對呂猗說:「扶老夫人站起來。」呂猗說:「母親得病十多年,怎麼能在倉卒間行走?」幸靈卻道:「扶起來試一試。」沒辦法,呂猗讓兩個人扶著老婦人站了起來。站了一會兒,幸靈讓兩人放手,皇氏果然能自己行走了。聽說這件奇事後的人們奔走傳播幸靈的神跡。

皇氏因為自己肢體萎縮的時間很長,擔心再度發作,幸靈就留下了一容器的水,讓她每天喝。每次取水後,都自動灌入新水。二十多年來水清如新,沒有一絲塵垢。

幸靈留下了一容器的水,讓她每天喝。每次取水後,都自動灌入新水。 示意圖。(fotolia)

有個叫高悝的官員家中有鬼怪喧鬧,而且器物能夠自己移動,東西經常自燃,找巫祝驅除也不見效果。一天幸靈經過其家,見其門上貼了許多符,就對高悝說「當以正止邪,而以邪救邪,惡得已乎」,叫他把這些符都撕下來燒掉。然後,幸靈在大廳裡坐了一會兒才離去,從此鬼怪就消失了。應該是幸靈的正氣讓鬼怪避之不及吧。

幸靈名聲大了以後,絡繹不絕的人來找他醫治疾病、驅邪。十餘年間,他救助了許多人,卻從不接受報答酬謝。他待人始終恭敬有禮,見人即先拜,還自報姓名,而且一如既往。當他看到山林中有被摧殘的草木,他定要扶正整理好,路上遇見翻倒的器物,也總是要把它們扶正。他在各地周遊時,常常對世人宣講「順應天性」的道家學說,比如「天地之於人物,一也,咸欲不失其情性,奈何制服人以為奴婢乎。諸君若欲享多福以保性命,可悉免遣之」。

晚年時,幸靈娶了妻子施氏,生下兒子名字叫做幸遲。或許是沉湎於俗世之事,修道之心有所阻礙,其道術也有所下降。另有一種說法是,他在遇到仙人萬洪後,跟隨他繼續修道,後成仙。@*#

參考資料:

《晉書》
《太平廣記》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們都知道:董奉是太乙真人派來的使者,他與三國時的張仲景、華佗齊名,並稱漢代「建安三神醫」。
  • 凡人修仙如何能成?最大的祕訣是一個字!葫蘆裡面怎麼能住人,道家障眼法到底是怎麼回事?《未解之謎》
  • 望兒山也稱百望山,此山為太行山脈至華北平原最東端,主峰的海拔雖僅有210米但視野極為開闊,對北京城周邊的景致可一覽無遺。此地樹林茂盛、環境清幽,到了秋季可見遍山楓紅,如詩如畫的美景令人為之心曠神怡。關於此山的文字紀載最早可追溯至唐代的《長安夜話》,其內容說道:「百望山南阻西湖,北通燕平。背而去者,百里猶見其峰,故曰『百望』」。
  • 楊五郎又繼續說道:我已正式出家,除了討伐盜賊,護衛寺院與信眾外,不再過問戰陣之事,其實六弟先前早已多次來信,還派孟良與焦贊要請我下山,我都婉拒了,況且我這山上只有區區數百武僧,要如何對抗遼國五萬大軍呢?
  • 楊五郎延德是楊家將士中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行軍布陣的能力在眾兄弟中最為突出,所以出戰時父親楊業都讓他擔任副帥職位。傳說他於金沙灘戰後於五台山出家當和尚,但仍組織武僧團護衛百姓抗擊遼軍,朝廷因此封他為大德禪師,然而他出家上山到領兵抗遼的過程卻流傳著這樣一段曲折連綿的故事.......
  • 當時北宋與遼國的邊境長達千里,除了這三關之地以外幾乎是平原無險可守,所以必須以有限的兵力守住重要的據點,才能力保中原文明免於外族的侵犯,據今人統計在這些地方與楊六郎有關的地名多達數十個,楊延昭在這些地方也留下了無數流傳千古的英雄故事。
  • 「藥王」孫思邈淡泊名利,仙風道骨,不慕仕途。他的學識和道行高深,「精識高道,深達攝生」,深懂得古今的修行攝生之道,相傳他活到141歲,外貌非常年輕,人們從他身上看到修道的神奇,尊敬他如洛下閎、安期先生之類的神仙。孫思邈有哪些神通呢?
  • 《春秋•昭公二十九年》和《左傳》中有同樣的記載,說秋天時,龍在絳地的郊外出現。史載中第一位「豢龍氏」是董父,是黃帝的後裔。在《九州要紀》中有提到:「董父喜歡龍,舜遣派他在陶丘豢龍,於是他成了豢龍氏祖先。」那麼豢龍氏職掌什麼工作呢?董父豢龍成功後,據傳他與龍一起升天!
  • 在日本京都博物館,珍藏著一座神異的木質僧人雕像,像高160厘米。最為神奇的是僧人面部從中間裂開,裡邊顯現的是觀音菩薩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兩人說話間來到了一處巍峨雄偉的宮殿前,祖師說:「今天是天界一年一次盛會的日子,各路佛道神都會匯聚此地,你與我屏息遠離瞻仰,我會把他們在歷史上的名號告訴你,雖然那只是神降生人世的名字,回歸天界就不再用了,但是我告訴你,好讓你知道容易對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