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0年12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景燁綜合報導)在波士頓中國城必珠(Beach)街的「鮮芋軒」門外,一座黑色的莎士比亞半身像嵌在牆上,凝視著過往的行人。但是行人往往只看到雕塑前面的「禁止停車」標牌,很少注意到這個對於華埠來說不太尋常的「居民」。在這個華人文化的聚集區,為什麼會有一座莎士比亞雕塑?
這座雕塑沒有名字,也沒有介紹它的標牌。華埠地區也沒有其它與莎士比亞有關的遺跡。不熟悉莎士比亞的人,甚至不知道這個長著一撇鬍子、微微側著頭凝視路人的老人到底是誰。然而歷史文件顯示,這個雕塑或許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

《波士頓環球報》報導,華埠的這個鐵質莎士比亞雕塑並不在市政府的藝術品名錄之中,它所在位置的「Chinagate Apartments」公寓樓的管理員也不清楚這件雕塑的來歷。不過,麻州歷史委員會(Massachusetts Historical Commission)的舊文件顯示,這位莎士比亞可能從1897年就在這裡安家了。
這些文件顯示,1979年,波士頓地標委員會(Boston Landmarks Commission)向國家史跡場所登記局(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遞交表格,申請把必珠街到Knapp街區域的一些建築登記為歷史古蹟區。1980年,這些建築正式成為註冊在案的古蹟。
這些古蹟就包括必珠街7號到15號,其中有現在的「鮮芋軒」和「Chinagate Apartments」公寓所在的建築。在19世紀,Beach街附近有著名的旅館區,接納附近火車終點站的許多旅客。位於必珠街15號的旅館名為「莎士比亞旅館(The Shakespearian Inn)」。
有關這座5層小樓的記載可以追溯到1885年。1897年,這座小樓重新裝修,成為了莎士比亞旅館。文件描述,莎士比亞旅館的建築形式是獨特的,它有「3處4層的金屬凸窗,精緻的鑄鐵製品,一塊鑄鐵的威廉.莎士比亞裝飾板。」
不過,另一條線索顯示,這座莎士比亞雕塑的歷史或許早於這座旅館。《波士頓國王辭典(King’s Dictionary of Boston)》書中第159頁提到,1848年10月,必珠街新開了一座「戲劇博物館(The Dramatic Museum)」。
在19世紀末的一本「波士頓註冊和商家名錄(Boston Register and Business Directory)」中,Washington街692號有一所「勒夫環球劇院(Loew’s Globe Theatre)」。同一條街的700號則是「獨特劇院(Unique Theatre)」,後更名為「斯圖亞特劇院(Stuart Theatre)」。這個地址與莎士比亞雕塑的所在地非常接近。不過暫無其它線索能表明莎士比亞雕塑與這些劇院和博物館之間的聯繫。
到了1980年代,這位莎士比亞的所在地已成了空樓。波士頓規劃發展局(BPDA)過提案,把這處空置產業改造成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公寓,一共有15個單元,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Chinagate Apartments」公寓樓。另外,上述Washington街2座劇院的所在建築,現在已成為家和超市和帝苑酒樓。◇
責任編輯:馮文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