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0年11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陳俊村報導)今年的萬聖夜(10月31日)出現全時區的「藍月亮」(Blue Moon),這是繼1944年以來的第二次,而這也是今年最小的滿月,看起來比今年最大的滿月小了14%。
所謂「藍月亮」並不是呈現藍色的月亮,而是指一個月內出現的第2次滿月(1946年以後的新定義),這種情形平均2至3年才會出現一次。
在萬聖夜遇上「藍月亮」的機會更少,每隔19年才會出現一次。上一次萬聖夜遇上滿月是在2001年,但只出現在中部和太平洋時區,而下一次將在2039年。
而今年的「藍月亮」出現在萬聖夜,而且是涵蓋全世界各個時區的「藍月亮」,情況更為罕見,這是1944年以來的第二次。
此外,今年的「藍月亮」也是今年最小的滿月。與4月8日的最大滿月相比較,本次滿月的視直徑足足小了14%。

台北市立天文館指出,由於月球繞地球的軌道是橢圓形,所以月球與地球的距離時近時遠,視直徑也會跟著改變。月球在10月31日通過遠地點,距離地球約40.64萬公里,這使得當晚的滿月成為今年最小的滿月。
以下是在世界各地所拍攝的「藍月亮」。






責任編輯: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