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一門五才女 皆被皇帝尊稱「學士先生」

文/劉曉

世人都說:「姻緣天定。」自古佳偶天成,若是命中沒有緣分,也無法強求。圖為清 焦秉貞《仕女圖》。(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728
【字號】    
   標籤: tags: , ,

唐朝中葉,貝州清陽(今河北清河)有一宋氏人家,世代書香門第,到了宋庭芬時,更是滿腹經綸,頗有辭藻。宋庭芬生了五個女兒,個個聰慧機靈,名字依次為若莘、若昭、若倫、若憲、若荀。

宋庭芬從小就教她們學習儒家經史、藝術,其後又教她們學寫詩詞作賦。在父親的教導下,五個女孩還沒有成年,就都能作詩為文。其中,尤其是長女若莘、次女若昭寫的文章文筆更為清新雅麗。文章樸實無華,卻別有一番魅力。她們曾經對父母說,一輩子不想嫁人,但求以學問揚名天下,為父母增光。

作為大姐,若莘還時常教誨四個妹妹,對她們要求十分嚴格。她和妹妹們仿照《論語》的風格,寫了《女論語》十篇,內中以韋逞母宣文君宋氏代替仲尼、以曹大家等代孔子的弟子顏回等,兩人間的問答,都是與婦道的內容有關。若昭則為這本書做了註解,非常有條理。

明人(舊傳五代南唐周文矩)仕女圖。(公有領域)

慢慢的,宋家姐妹的聲名鵲起。貞元四年,昭義節度使李抱真上表推薦宋家姐妹。唐德宗於是下詔將宋家五姐妹都召入宮中,想測測她們作詩賦的能力,同時兼問經史中的大義。五姐妹對答如流,德宗深為賞歎,遂將她們留在宮中。

唐德宗喜歡作詩,常與侍臣唱和,因此每每也讓若莘姊妹陪伴左右,共同吟詩。五姐妹每次作的詩,都受到德宗的讚譽。德宗感念其卓爾不群,所以不以對待宮妾的禮儀對待她們,而是稱呼她們為「學士先生」。因為五個女兒受到了皇帝的喜愛,宋庭芬也因此被授予饒州司馬之職。

清陳書摹古 冊 仕女。(公有領域)

自貞元七年後,宮中記注簿籍的事情,都由若莘負責掌管,她做事非常認真,深得皇帝信任。元和末年,若莘離世,皇帝贈其為「河內郡君」。唐穆宗復令若昭代替若莘之職,封其為宮中女官「尚宮」。在五姐妹中,若昭情商最高,最通曉人事,在憲宗、穆宗、敬宗三朝,她都深受敬重,六宮嬪媛、諸王、公主、駙馬也都以師禮敬之。由此看來,她確實非比尋常。後來她還被封為梁國夫人。寶曆初年若昭離世,享年68歲。在她的葬禮上,皇帝特意下詔允許使用皇家儀仗隊。

若昭辭世後,唐敬宗命若憲代司其職。其後的唐文宗好文,因為若憲除了善長寫文章,還能針對一些奏章給皇帝提出建議,因此備受重視。可惜的是,後來若憲被權臣誣陷,文宗將其囚禁賜死,若憲的弟弟、侄女婿等受到連坐者十三人,都被流放。待文宗發現真相後,非常後悔。至於若倫、若荀則早卒。

清 改琦《仕女讀書》局部。(公有領域)

唐代王建著有《宋氏五女》詩:「五女誓終養,貞孝內自持。兔絲自縈紆,不上青松枝。晨昏在親傍,閒則讀書詩。自得聖人心,不因儒者知。少年絕音華,貴絕父母詞。素釵垂兩髦,短窄古時衣。行成聞四方,徵詔環珮隨。同時入皇宮,聯影步玉墀。鄉中尚其風,重為修茅茨。聖朝有良史,將此為女師。」宋氏一門五才女,青史留名。◇

參考資料:

1. 《舊唐書》卷五十二
2. 《新唐書》卷七十七
3. 《大唐內學士 宋氏墓誌銘並序》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前段時間廣東茂名化州地區村民抗議政府建造火葬場一事成為了海外媒體關注的熱點之一,在村民們的抗爭下,目前當地政府已宣布永不在此建造火葬場。說到茂名,不得不提到古代的一位著名的道士:潘茂名。可以說,茂名是廣東省內唯一一座以古代名人名字命名的城市。
  • 清代一個住在北村名叫鄭蘇仙的人,一天晚上夢見自己到了冥府,看見閻羅王正在登記審判剛抓到冥界之人。其中一個鄰村的老婦人來到大殿後,閻王一改嚴肅的面容還向其拱手,並賜了一杯茶,然後下令冥吏將她送到一個好人家轉生去。
  • 美國是一個建立在上帝之下的國家,宗教信仰是美國的立國之本。1620年,102位英國清教徒為了躲避迫害來到了美國,他們期望在這塊大陸上尋找到他們實現宗教理想的「淨土」。早期的北美移民清教徒領袖約翰‧溫斯洛普(John Winthrop)在其著名佈道詞中首先提出了「新教孤立」的觀點。他說,「我們應該是一座山巔之城,人們的眼睛在看著我們。所以我們在承擔上帝使命方面有任何差錯,上帝都不會再幫助我們,我們也會成為世人的笑柄。」
  • 《地獄十王圖》
    這世上到底有沒有因果報應,古往今來許多故事都給予了肯定的答案,只是對於一些人,特別是受現代無神論影響以及信奉眼見為實的人而言,因為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所以依舊拒絕相信。不過,這部分人中應該有一些看過曾在大陸流行的關於清代大文人紀曉嵐的電視劇,而這位大文人不僅在年幼之時可以看到另外空間,而且在長大後還寫了一本書《閱微草堂筆記》,裡邊記錄了很多神異的事情,其中就有很多關於因果報應的故事,今說兩則。
  •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酸風射眸子。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雖然很多人對這首《金銅仙人辭漢歌》未必熟悉,但對「天若有情天亦老」這千古名句一定耳熟能詳,而這首詩的作者正是唐代天才詩人李賀,他為後世留下的名句還有「黑雲壓城城欲摧」、「雄雞一唱天下白」等。
  • 唐朝中葉,都城長安西市中有一位名叫宋清的藥商,名聞長安城,當時長安坊間有這樣一句話:「人有義聲,賣藥宋清。」身為一名普通的藥商,他緣何能獲得如此高的評價?
  •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兩句話可大有來歷,出自皇帝宋真宗在《勵學篇》中的詩句。宋朝人崇尚文化、尊重知識,連皇帝為讀書代言呢!那麼,皇帝的話準不準呢,看看宋朝宋祁兄弟的故事就知道啦!
  • 在元曲領域,最有趣的作家組合莫過於「酸甜樂府」。一個喜食酸而號酸齋,一個好甜食而號甜齋,恰巧又都擅長散曲創作,因而後人習慣將二人合稱。多姿多彩的元曲,就這樣增添了幾分酸酸甜甜的奇妙滋味。
  • 宋朝是個風流儒雅、詩情畫意的時代,文人輩出,也留下了許多文壇佳話。有「紅杏尚書」之稱的宋祁,因為兩首詩詞,竟然決定了他傳奇的命運!
  • 元曲界有一句名言:「樂府之有喬、張,猶詩家之有李、杜。」[1]說的是元代後期兩位以散曲留芳後世的大作家,「喬」即喬吉,「張」便是張可久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