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勁松:中國旅遊業的喜與憂

陳勁松

標籤: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9月24日訊】據有關新聞報導,中國重新成爲旅遊大國。在國際旅遊方面,去年收入首次超過德國和英國,從排名世界第七上升到排名第五位。世界旅遊組織預測,到2020年,中國將成爲世界第一大旅遊目的地國家和第四大客源輸出國。

相關的統計資料是:去年旅遊業總收入達4995億元人民幣,比前年增長10.5%,高於國民經濟總體增長速度3.2個百分點。國際旅遊收入178億美元,比前年增長9.7%,占全球市場份額的3.8%。在其他行業明顯缺乏增長後勁的情況下,今年,中國旅遊業繼續高速增長,1至8月,全國旅遊外匯收入測算爲131億260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03%。

國內旅遊方面,也一直保持了良好增長勢頭,去年收入3522億元人民幣,比前年增長10.9%。另外,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穩步增長。去年累計出境人數爲1213萬人次,比前年增長15.9%。

作爲一個大國,尤其是人口大國,如果不是戰亂或者內亂,成爲旅遊大國,是理所當然。

山川形勝,加上五千年的輝煌歷史,衆多文物古迹,中國旅遊資源,可以說得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如果不是文革期間的人爲破壞,遺産更爲可觀。因此,中國旅遊熱,首先是因爲吃上了“祖宗飯”。

其次,二十多年來,中國人收入見長,其中,一部份“先富起來”的人,收入更形瘋長。在其他消費漸成飽和之後,具有重復消費特點的旅遊業,自然成爲熱門專案。

再次,由於內需不足,市場疲軟,當局爲了鼓勵消費,啟動市場,逢每年“五一”、“十一”,都實施七天長假,製造“黃金周”旅遊熱潮,旅遊業因此錦上添花。

旅遊業的一枝獨秀,也極大地帶動了交通、商業、酒店、餐飲等行業的興旺。旅遊業,實際爲持續萎縮中的宏觀經濟注入了一針強心劑,被譽爲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

形勢似乎喜人,卻也有諸多憂慮:

其一,環境污染,對旅遊業構成負面影響。中國是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國家,世界十大污染城市,有八個在中國。許多外國遊客向往中國悠久燦爛的文化和賦有傳奇色彩的山河,卻對重度污染的環境和不敢恭維的衛生條件,大感驚訝,而搖頭歎息。

其二,交通堵塞,妨礙旅遊業的起飛。在交通發展上,車快于路,使“塞車”問題在全國各地成爲嚴重公害。當局盲目鼓勵購買私家車的短期行爲,使這一瓶頸效應更爲突出。

其三,不少地方,出於政治上的考慮,仍然不爲當局所“開放”,致使大量旅遊資源白白閒置。而一些地方的盲目開發,又進一步摧殘了環境資源,破壞了生態平衡。

其四,香港經濟不景氣,以及海峽兩岸間經常發生的政治摩擦,也在另一個層面,挫傷了中國旅遊業的盛況。

除此之外,境外旅遊仍然是一個盲點。儘管當局已經批准了周邊22個國家和地區作爲中國公民自費出境旅遊目的地,但普通中國公民到他國觀光,仍受諸多限制,手續繁雜,程式性費用高昂。實際上,到國外旅遊,幾乎仍然是黨政幹部的特權,名爲“自費旅遊”,其實都是揮霍公款。攜鉅額公款出國觀光,已經構成資金外逃的一種重要形式。肥了貪官,瘦了國家。當如今,國外賭城越來越以中國賭客爲主要拉攏物件的時候,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就不言而喻了。這類旅遊收入,自然不是中國的旅遊收入,卻成爲他國的肥水。

於是,又說到體制問題了,同其他領域一樣,只要整個國家的社會政治體制不發生根本變化,中國旅遊業,便仍然受到種種框框的局限,和種種非經濟因素的干擾。只有當整個國家的體制轉型真正完成,具有了文明世界的大格局,中國旅遊業的黃金時代才會真正到來。

(9/23/02)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灣大力發展旅游業
沈陽惊現少年小偷公司       統一培訓競爭上崗
澳洲將嚴控旅游簽證
個人理財:地圖收藏价值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