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專訪:搜索加過濾妨害信息客觀性

--專訪台國立交大資訊工程系主任謝續平

標籤: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9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欣明報導/台灣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暨主任﹐中華民國電子化政府網路安全危機處理研發中心主任謝續平教授在矽谷參加2002年MEMS和網路安全研討會接受採訪時說﹐“從技術上講﹐對搜索結果加不加過濾是十分簡單的事情。問題在于政策上的決策。”而至于用戶有多大能力來保護自己知的權益﹐謝教授說﹐“現在有很多小的搜索引擎﹐但是搜索範圍和能力比較有限。而大的搜索引擎一般有多臺大容量高速電腦一起運作﹐是一般個人用戶所不能及的。”

*對病毒可追查到底

謝續平教授說﹐象一般青少年對黑客或病毒感興趣﹐大多是出于好奇。作為教育工作者﹐對學生進行技術培養的同時也反復進行道德和社會責任感的教育﹐一般通過引導﹐可以使這些興趣良性發展。但對于對于一些有勢力的團體或政府針對其他團體的批量病毒發送﹐則是另外一回事。謝教授說﹐“對病毒﹐從技術上完全可以追查到底﹐但是很多用戶在使用上的不熟練不能使其全面發揮作用。”

網絡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給人們通訊帶來方便﹐但是也帶來新的麻煩。比如正常的私人通訊會被侵犯﹐電腦病毒也時有氾濫﹐更可怕的是﹐在網上資訊日益全面豐富﹐搜索引擎日益強勁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們依賴網上搜索所得信息做出判斷﹐卻不知搜索結果可能已經被人有意加以過濾﹐所得以為是客觀全面的信息無形中已經被人加入偏見。在越來越高超的技術發展中﹐如何保障自己資訊的安全和正當權益﹐正成為全民日益關心的話題。

*免費郵件商能造大傷害

至于網路電子郵件系統(web mail)的用戶安全問題﹐謝教授介紹說﹐有兩種情況。“如果有些提供免費網路電子郵件的廠商不能有這種保障安全的責任感的話﹐它造成的傷害是非常大的。但是如果我們信任這些廠商對其商譽重視﹐則不容易出現這些問題。”而“有些是軟體在到達用戶手上時在傳輸過程中就已經被篡改過﹐我們努力的方向應該是怎麼樣使得軟體在傳輸過程中不被篡改。現在的技術可以做得到。”

所有網上問題裡面最隱蔽的恐怕是對網上資訊的監控和帶有偏見的封鎖了。網上資訊的搜索﹐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國家和地域的限制﹐給人們帶來便利﹐也使得某些一貫壓制言論自由的政府十分緊張。造成緊張的因素一般是一些有關政府或獨裁者業績﹑行為等的敏感話題﹐比如對中國大陸來說﹐可能是一些外界對中共當局和當權者的評論﹐包括其個人傳記方面內容等和中國現時國有經濟潰爛﹑自然災害﹑或法輪功學員被迫害的真相等。

*雅虎“自律”

一般人認為對于很多常用的信息是與上述這些話題無關的﹐這恐怕也是有些大的搜索引擎比如雅虎中國的搜索屈從於北京當局所謂要求“自律”的威脅的原因。一些大陸網民在互聯網發達的今天仍然跳不出所謂“中國特色”的陰影﹐聽說自己網上行為可能被監控﹐甚至搜索到的材料是被人監控的﹐都是長嘆一聲﹐不意外﹐卻也無奈。連象雅虎中國這樣在西方人文思想環境下創業的企業都可以背離自己生存環境中的信條而屈從于“思想監控”的做法甚至充當幫手﹐當然也難怪大陸網民長期受壓抑下產生的無奈和逃避情緒。(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衛生部長:美國自閉症病例正以驚人速度攀升
紐約國際汽車展:世界汽車大獎頒獎典禮
洛杉磯2028夏季奧運會 各項比賽場地報你知
因國會大廈事件入獄3年半 前政治犯談J6之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