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1日訊】中國大陸今天起實行「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中央社一日報導,中國大陸人口多達十三億,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多加上底子薄,嚴重拖累經濟發展。但是這怪不了別人,因為早在一九五0年代,經濟學家馬寅初就提出警告,指出人口過多問題大,必須加以控制,但是遭到毛澤東「人多好辦事」思想的壓制,馬寅初被打成「右派」,結果是「錯批一個人,多生幾億人」。
一九七0年代,中共開始感受到人口問題的嚴重,於是大規模推行計劃生育,當時關於計劃生育的提法是「晚、稀、少」,晚是指男的二十五周歲、女的二十三周歲才結婚;稀指的是兩胎要間隔四年左右;少是指只生兩個孩子。
但是生兩個孩子還是緩和不了人口快速成長的問題,於是到了一九八0年,中共中央發表「關於控制我國人口增長問題致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提出「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此後「一胎化」便成為中國大陸計劃生育的政策。「晚婚、晚育、少生、優生」取代了「晚、稀、少」,其中「少生」即基本只准生一個小孩。
而為了達到「一胎化」的目標,中共採用了各種強制性的行政手段,從分配生育指標,到強迫人工流產,乃至在農村出現各種極不人道的強制墮胎、非法關押毆打侮辱違反計生規定的人員及其家屬,毀壞違反計生規定人員家庭財產、莊稼、房屋等現象,使得中共在迫害人權紀錄上再添一筆重大罪名。在這種背景下,從一九七0年代末,中共就開始準備計劃生育的立法。但據上述文章透露,整個過程一波三折,經歷了一九七八年、一九八二年、一九八八年、一九九三年四次論證、起草,卻都因條件不成熟而沒有推出。一九九八年,計劃生育立法第五次擺到檯面上,經過三年多才在二00一年獲得通過。
這項法律的通過,固然與中國大陸經濟發展及社會變遷有密切關係,例如目前育齡婦女生育意願已顯著降低,流動人口及人戶分離現象使計生工作方式必須改變,但國際輿論壓力,其實在幕後扮演了重要的催生角色。不過,往後中共推行計劃生育,是否還是脫離不了過去違反人權的做法,卻不是一紙法律或口頭上說改就能改的。(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