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8月5日訊】本港長者自殺率是各年齡組別之冠,憂鬱是導致自殺的其中一個因素,一項調查發現,近兩成長者有憂鬱傾向﹔而健康情??較差的長者,出現憂鬱徵狀的比例亦愈高。負責調查機構呼籲長者要樂觀積極面對人生,而社會亦應多關注長者身心健康。
據明報8月5日報導﹐保良局於六、七月期間,以問卷形式訪問屬下十一個安老服務單位共一千五百多名長者,以了解長者的憂鬱傾向。
結果顯示,一成八長者有抑鬱傾向,身體狀況愈差的長者,患憂鬱的比例較健康較佳的高逾一倍。
保良局助理社會服務總幹事李湯玉美表示,憂鬱與自殺有直接關係,一般長者面對的問題主要來自生理退化的困擾、社會轉變令其感到脫節、子女成長獨立後造成精神空虛、經濟能力減弱等。
李湯玉美續稱,有七種性格的長者最易抑鬱,包括情緒易波動、性格內向、易焦慮、不願意汲取經驗、較難相處、要求過高,以及凡事執著。
凡事樂觀從容面對問題是快樂健康的泉源。七十四歲的吳樹春,經歷過日軍入侵香港的艱苦歲月,以及喪妻之痛,仍能活得精彩,全賴其「開心一定有好處,苦悶只會困死自己」的信念。吳伯稱,遇困難一定要找朋友傾訴,同時勸告長者應明白年輕人有自己的生活及工作,沒空陪伴自己的事實,長者應懂得尋找自己的朋友。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