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8月31日訊】 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昨天下午舉辦九十一年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頒獎典禮,共有一百三十件作品參賽,評審結果共有中央社等十三個新聞傳播單位獲獎。司法院院長翁岳生致詞時說,媒體對社會發展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期盼媒體能多撰寫社會光明面的報導,讓社會更光明、和諧。
據中央社8月31日報導,九十一年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共有一百三十件作品參賽,參加人次共兩百七十四人,包括報紙類二十三件、電視類十五件、廣播類三十七件、通訊社類三件、雜誌類十九件、攝影類三十三件,評審結果共有包括中央社等十三個新聞傳播單位獲獎。
今天的頒獎典禮在信義聯勤俱樂部舉辦,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理事長詹天性致詞時表示,創設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是希望糾正新聞報導走偏峰的偏差,並提醒新聞人在新聞報導時,思考社會責任。
翁岳生致詞時也說,媒體對社會發展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期盼媒體能多撰寫社會光明面的報導,讓社會更光明、和諧;即將卸任考試院院長的許水德表示,媒體報導光明正面的新聞,才有利台灣社會進步,希望媒體不要一直報導王筱嬋、璩美鳳這類的新聞。
錢復則說,他很推崇記者公會設立這個獎項,不過獎金短缺的問題讓他頗為感慨,他希望社會上能多多響應,讓這個獎未來能繼續辦下去。
今年的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於八月十三日評審會議中選出最後得獎作品,其中報紙類由中國時報、中華日報、青年日報三者並列,電視類有一名從缺,得獎者將獲頒獎金新台幣六萬元﹝報紙類三個單位並列同等第,獎金各新台幣四萬元﹞。
十三個得獎的新聞傳播單位名單如下:
報紙類:
一、朱立熙,英文台北時報,「漸凍人」陳宏報導。
二、劉偉瑩等十位,國語日報,「奮鬥的故事」專題報導。
三、黃清龍 (代表) ,中國時報,關懷專版。
四、黃雄 (代表) ,中華日報,「你不會孤寂–醫療志工的故事」系列報導。
五、韋麗文、蔡怡萍、韓文泰、郭曉蓓,青年日報,「生命之歌」報導奮發向上人士,以「殘而不廢」精神面對困境,發揮生命的光與熱。
電視類:
一、張世輔、李中恩,中華電視,台灣囡仔向前行。第一屆總統教育獎得主的故事。
二、呂和采、李明華,大愛衛星電視,一、斷掌清潔工;二、愛心菜販;三、視障調音師;四、護樹媽媽;五、發票助創世;六、唐氏症勇將等單元。
廣播類:
一、葉育鎏 (慈影) 、陳怡君,慈濟文化志業中心,美麗相伴–張美麗,全職志工,戲劇化人生。
二、崔菊芬,正聲廣播,「再現生命光采」一對癌症夫婦積極面對生活,並投入志工的故事。
三、賴沁沁,中廣公司,宜蘭台,宜蘭觀察筆記–器官捐贈、大愛遺人間。
通訊社類:
一、劉得倉、汪淑芬、馮昭、陳清芳、林憬屏、吳素柔,中央社,「老驥伏櫪,愛的薪傳」。周聯華牧師、李行導演及八十五歲黃老爹等故事的報導。
雜誌類:
一、成章瑜,遠見雜誌,幾米導覽繪本世界–捕捉被遺忘的無常與美麗。
攝影類:
一、曾吉松,聯合晚報,「奮鬥人生」。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