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商撤軍重挫3G夢想 3G發展面臨致命弱點

標籤: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8月21日訊】目前歐洲電信公司在3G領域的大撤軍,使3G在歐洲的實施顯得越發遙遠。而中國運營商在苦等3G牌照出籠時,一些業內技術人士也坦言對3G前景并不看好。

德國的一項調查稱,明年德國移動通信用戶需要3G服務的只有5.8%,而電信運營商的盈虧平衡點是達到33%。

專家指出,缺乏明确的應用和贏利前景,是3G發展面臨的最致命弱點,也是3G擱淺的最關鍵原因。

3G擱淺歐洲大陸

歐洲的電信公司開始從3G大規模撤軍。

沃達丰集團近日宣布,原計划今年秋季在德國推出的3G服務將推遲約6個月。目前,它已中止在英國和歐洲其它地區進行的3G网絡基礎設施建設,并將在英國設立的3G基點由原來的1200處降至750處。

与此同時,法國電信旗下的Orange公司正与瑞典官方進行談判,要求推遲在瑞典的3G服務。而半個月前,西班牙電信Telefonica和芬蘭Sonera電信公司剛剛打了退堂鼓,暫停向德國、意大利、奧地利和瑞士提供3G服務。其中,在德國的所有6家通用移動通信系統的供應商均已被迫推遲3G商業化運營的時間。

至此,在整個歐洲大陸,給電信運營商們帶來無限期望的3G夢想已經變得模糊而遙遠。

而正在虧損和丑聞中掙扎的美國電信公司几乎還無暇顧及3G,最早跨入3G門檻的日本也情況不妙。全球首個推出3G服務的日本電信運營商NTT DoCoMo表示,其第二季度3G人均消費額繼續回落,而且首次跌至低于2G服務的人均消費額。這無疑給那些斥巨資籌備3G服務的電信運營商澆上了一盆冷水。

牌照競拍种下禍根

回顧去年3G熱潮之初,歐洲國家紛紛以競拍方式發放3G牌照,引發了電信運營商們一場瘋狂的豪賭。英國的沃達丰、德國電信、法國電信、西班牙Telefonica等付出了差不多1200億歐元,買回了歐洲20多個國家發放的80多張3G牌照。

但當他們把這些寶貝牌照拿回家,才發現自己是多么地頭腦發熱————3G依然長路漫漫,而要興建遍及歐洲大陸的3G移動网絡,可能還要耗費數千億美元的投資。電信公司們原來以為的百米沖刺,結果變成了漫長的馬拉松賽跑。

目前,歐洲各電信公司已是負債累累。法國電信的債務翻至600億歐元,德國電信負債700億歐元,英國電信的債務也達470億英鎊。英國沃達丰截至3月31日的財政年度,虧損額達135.3億英鎊,平均每秒鐘虧損428英鎊。

悲觀的气氛籠罩著歐洲電信業,資本對3G的信心已跌至谷底。美國高通公司總裁雅格布預計,歐洲電信業者的3G服務至少要延遲到2004年底或2005年初才能正式商業化。

贏利前景難樂觀

然而,3G服務遲遲不能推出,負債并非真正的原因。沃達丰德國分公司對媒體說,推遲3G服務的原因是沃達丰對摩托羅拉和諾基亞提供的移動電話的技術性不能滿意。

事實上,3G目前仍存在不少尚待突破的技術難題。比如,3G采用的是大蜂窩技術實現無線寬帶上网,而寬帶可能難以支撐大量用戶在同一地點使用,極容易造成“大塞車”;3G的應用有許多是動態圖像,耗能很高,電池的問題至今難以解決。

另外每個國家都想在3G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導致標准滿天飛。歐洲的WCDMA和美國CDMA2000為爭得主流地位而各立山頭,而電信運營商為了解決漫游的問題,不得不适應不同地區的通信標准。

電信專家指出,缺乏明确的應用和贏利前景,是3G發展所面臨的最致命弱點,也是3G擱淺最關鍵的原因。電信公司所告訴大家的3G移動多媒體應用,簡單而言就是可視移動電話或者移動電視,這些東西到底是不是用戶真正需要的?有多少人需要?是否足以支撐運營商贏利?

來自德國的一項調查稱,至明年,德國移動通信用戶中需要3G服務的只占5.8%,而只有當這一比例達到33%時,電信運營商才可能達到盈虧平衡點。(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年終回顧:2001香港IT業大事記
台灣3G執照拍賣 累計金額已超過350億元
「手機上網」成無線寬頻傳輸新主流
機場、火車站3月1日起免費無線上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