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曆三月初二,天氣晴好,春和日麗。我和女兒一起去登距方城30公里的黃石山。
我們來到一棵高大、樹圍有10米左右的白果樹下。我讓女兒摟著測量,大約有八摟。這是我平生見到的最粗的樹。估計樹齡上千年,是天然的活化石。大樹後面有一古廟,人稱「西宮」。相傳詩人李白來過此地,並作詩一首。
與元丹丘方城寺談玄作
茫茫大夢中,惟我獨先覺。騰轉風火來,假合作容貌。
滅除昏疑盡,領略入精要。澄慮觀此身,因得通寂照。
朗悟前後際,始知金仙妙。幸逢禪居人,酌玉坐相召。
彼我君若喪,雲山豈殊調。清風生虛空,明月見談笑。
怡然青蓮宮,永願恣遊眺。
看過參天古樹,經西宮、桃花庵、東宮、三仙橋、鐵神廟、城廟、過街樓沿山而上,直到老母殿、三清殿。山中春草青綠、樹木成林。三清殿前有棵古柏,參勁翠茂;遊人絡繹不絕。老母殿前多了一通石碑,上述已於去年做古的道長成仙子修廟功德。這時一隻猴子出來敬禮,樂壞了登山的孩子。
我們繼續沿陡峭的山路登山經一天門、二天門、磨針井、水簾洞、仙人洞、三天門、安陽宮、百步梯,我們終於登上了絕頂-□□祖師頂。
黃石山又名小武當山、小頂山、黃城山。黃石山做道場始於秦漢。海拔只有800米,但山勢陡峭,富有靈氣。黃石山因漢朝張良之師黃石公在此山修煉而得名。傳說三國時的吳葛玄在升仙閣飛升。宋范致虛《仙翁觀記》描述黃石山為:「群峰高聳,聯延四合,望之回環,宛若郛廓,獨出群峰。」
一覽眾山小。絕頂覽勝,心曠神怡。東有孔子藕耕之地,西有楚之長城;東有闖王大寨,西有劉秀飲馬之地……天地遼闊蒼茫,山脈、河流、田地、村落、道路、水庫等像一幅平鋪的地圖。
一覽眾山小。絕頂覽勝,心曠神怡。東有孔子藕耕之地,西有楚之長城;東有闖王大寨,西有劉秀飲馬之地……天地遼闊蒼茫,山脈、河流、田地、村落、道路、水庫等象一幅平鋪的地圖。
山上神話傳說很多。相傳祖師爺在頂峰真武廟修行,修的日子長了,耽心修不成,於是下山去。路過磨針井,看見一個老婆婆拿根鐵樑在石頭上磨。祖師問:“ 老奶奶,你在幹什麼?”老婆婆說:“我在磨針。鐵樑磨繡針,功到自然成。”說罷不見了。得到觀音老母的點化,祖師爺又回到真武廟專心修行,直到成神。
黃石山東南有座山叫張良山。張良山有張公廟、紫皇廟。傳說張良曾避難於此放羊為生。黃石公見張良是不凡之人,就在三仙橋考驗他。於是有了三脫靴、黃石公助張良的傳說。http://www.dajiyuan.com)